今天晚饭后与同事在公司园区闲逛时,同事向我提了两个问题:
如果人生再来一次,你能让自己选择出生的家庭,你还会选择你现在的家庭吗?
如果再来一次读书与社会的选择,你会怎么选择?
第一答:我很爱我的家人,我的家人也很爱我,我不会羡慕其他的家庭,也不会想“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这种事。
第二答: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如果想再提升自己再深造自己,现在也可以学习,我正在参加自学考试,也在计划着出国留学。
听完我的回答,他大笑道:真好,无忧无虑的小姑娘。
为什么他这么向我提问?因为他特别希望回到十年前,他经常感慨道:如果让我年轻十岁。
他,海南大学硕士毕业,偶尔也会发牢骚感叹:读书浪费太多时间,太晚出来社会,没工作几年就奔三,现在老大不小还得养家。可以感受到他特别想要改变现状,又迫于生活的各种“无奈”,屈服于现状。
活在当下,不为过往惋惜。
“活在当下”的解读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不管未来如何,做好当下的自己。
第二层:看时代的趋势,为未来的自己在当下做好准备。
不管未来如何,做好当下的自己,活在当下。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一句毒鸡汤。社会上有部分人他们就觉得自己要“活在当下”,赚多少花多少,不够花就刷信用卡,支付宝花呗借呗,反正不能委屈了自己,主要住好穿好吃好玩好,就是要“开心快乐幸福地活在当下”,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先过好今天。这是“毒瘾”,得治,得戒。
如若没有多高的眼界去看社会,去预测未来,我们可以不管未来如何,但是“做好当下的自己”绝对不是纵容自己,“当下”也绝对不是这种活法。
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自己的认知,才是“当下”的正解。
看时代的趋势,为未来的自己在当下做好准备。我们很难去预知未来,但是当下时代的趋势是可以看得到的。
如已经露出尖尖角的AI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那么当下你要学习的或者要接触要去了解的,就是AI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如果你不是,也可以看这方面的相关书籍,分析当下的工作性质在未来是否会被取代,免得当时代真正来临时,赶不上时代的步伐被时代抛弃。又如健康、植发、宠物等未来趋势的行业。再如生物以及5G。
为未来做好准备,端好饭碗。
如果自己摸不清时代趋势,想办法进“牛人圈子”,自己不知道怎么走,跟着比你厉害的人走就对了。
不知道你是否还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当下应该做些什么。我从一位姐姐那吸取到的建议:在一个安静的空间,在自己能享受与自己独处的时间里,每天写三件自己想做的事,持续30天,然后再回过头看自己在这30天里写的东西,那个答案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出来。
用10%的时间研究过去,20%的时间研究现在,70%的时间研究未来。
不要惋惜没有抓住而流逝的时光,在未来不再重蹈当年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