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思考这些问题?很正常,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缺乏批判性的思维的。今天读的这本书《学会提问》,就是专门打开我们的心智,教我们学会批判性思考的宝典。
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
《学会提问》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尼尔·布朗和心理学教授斯图尔特·基利,出版至今已经畅销30多年,被誉为“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不仅在美国超过300所高校采用,而且在国内也得到了众多大家的推荐,是批判性思维最好的入门书!
如何学会提问?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有一套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同时加上在适当时间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意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图来自书本)。
在拥有提高思维能力的意愿的基础上,我们要建立两种思维,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顾名思义,海绵式思维就是要我们像海绵一样,从四面八方来吸收大量的相关信息;淘金式思维要我们在大量的信息进行取舍。这两种思维相辅相成。
当我们有了积极主动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意识后,就要开始建立一套环环相扣的问题。
整本书籍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会提问的框架,主要包括十个问题:
换句话说,当我们面对一个观点、文章或者新闻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上十个问题,来检视它们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值得支持。
(1)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抑或争议”,包括描述性论题(有关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问题)和规定性论题(有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结论就是“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2)理由是什么?
所为理由,“就是指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类比或其他陈述”。一个结论的价值来自于令人信服的理由。
(3)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当我们找出了作者的结论和理由后,接着就要检视关键词或短语是否存在歧义词。
(4)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任何一个观点或者文章都有可能含有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也就是假设。其中包括价值观假设,即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一个比另一个重要;还有描述性假设,就是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想法。
(5)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6)证据的效力如何?
(7)有没有替代原因?
所谓替代原因,“是指一个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可以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
(8)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要发现数据有没有欺骗性,“第一个策略就是尽量找到足够多的关于这些数据是如何采集的信息”;第二个策略,“就是不急于去看作者的结论而是先非常细心地检查作者的数据,然后问自己‘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合适的结论?’然后拿你的结论和作者的结论相比较”。另一方面,省略数据也会欺骗我们。
(9)有什么重要信息被忽略了?
(10)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这本书适合哪些人阅读?
这本书适合任何人阅读,因为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就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在群体中我们的智商几乎为零,推荐阅读《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