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兰兮
秋兴八首 其一
(唐·杜甫)押侵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写作背景:公元766年,55岁的杜甫告别成都的茅屋,自云安(今云阳)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诗人心怀故园,顺江而下,暂时移居夔州。在夔州虽然只有不到两年时间,却是诗人内心波澜起伏、思想错综复杂、写作激情充沛、诗歌技艺娴熟的一个时期。在夔州期间,杜甫写了430首诗。暮年杜甫在夔州爆发出惊人的诗歌能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杜甫的夔州诗都创造了一个艺术高峰。
杜甫的好友兼故人严武镇剑南时,杜甫因避乱往依之。后入严武幕府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代宗永泰元年(765),严武不幸突患疾病,死于成都,年四十岁。
没有依靠的杜甫选择离开成都。
巫山:山名。在 四川 、 湖北 两省边境。北与 大巴山 相连,形如“巫”字,故名。 长江 穿流其中,形成三峡。
巫峡: 长江三峡 之一。一称 大峡 。西起 四川省 巫山县 大溪 ,东至 湖北省 巴东县 官渡口 。因 巫山 得名。两岸绝壁,船行极险。
萧森:阴深。
兼天:连天。
暮砧mù zhēn:傍晚捣衣的砧声。砧,捣衣石。
塞:险要之处;要塞。
此处指夔州城。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西端入口。
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
唐代以前,白帝庙处增建了祭祀刘备的先主庙和祭祀诸葛亮的诸葛祠。
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他日:往日。
催刀尺:赶制衣服。
秋兴:秋天里有感而发。
显然,有感源于秋天所见,实景描写是不可缺少的,是铺垫。
我们看首联,前一分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很简单的主谓宾结构,却展现一副深秋的景象。
既然枫树林被凋伤,那么哪儿的枫树林,而且凋伤比摇落更萧条衰败得多。后一分句做了补充,巫山巫峡气萧森,枫树林有了出处,原来是巫山与巫峡这儿的枫树林被玉露凋伤了,那么自然给人的感觉是萧森的,阴森的,灰暗的。
首联地点出来了,季节出来了,人物隐含其中。而且整首诗的氛围也出来了,因深秋的景物描写而觉得萧森。这是作者的感受,这个感受会一直贯穿全诗。
但是独独描写巫山巫峡被玉露凋伤的枫树林,而说气萧森,未免有些不足,于是颔联做了补充。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长江滚滚向东流去,作者远望之下,感觉江水连天,连天在奔涌。在首联的基础上视线有转移,转到长江的奔流不息。
而夔州城上的风云低得好像接在地上更加阴沉。我们知道,深秋如果不是晴天,一般都是阴气沉沉的天气,加上巫山巫峡以及夔州城的自然地理位置,作者所见都是真实存在的。
这一联视线从江面波浪纵向升到天上。再由天上的风云降到地面。好像大起大落,其实不然,在杜甫眼中,天地完全已经分不开,波浪连天,风云接地。这是怎样一番气象,人立于何处?又如何立?前者动荡不安,后者压抑沉闷。
于是乎,颈联转入言事和抒情。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已经度过两个丛菊绽开的秋天了,可是都是在泪水中度过,为什么呢,辗转流离。而在这两年(离开成都)的辗转流离中,又有哪一天不在思念故乡,思念长安呢。
如果说老杜喜顿挫,这一联就是如此。
望秋天之萧森,感身世之漂泊,写到这儿似乎语意结束了。
然未免觉得头重脚轻之嫌。在颈联感叹与叙事之后,终归要落到现在,此时,此地。
此时,突然听到几处赶制冬衣的捣衣声,这声音来自夔州城对面的白帝城。平常百姓若赶制寒衣,就算夜晚,也属正常,然作者生活的年代,却是战乱的年代。且战士的冬衣并非朝廷派送,而从老百姓家征集。因而,虽然作者可能只是听到了几处催刀尺,但心里却感觉家家都在催刀尺。
所以,尾联的提升,并不只是我一个人因战争辗转漂泊,整个国家,所有百姓都在遭受战乱之苦。这种悲情岂是一个萧森所能完全表达的。
所以说,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因为在他心里,永远惦记着民生疾苦,国家前途。某些方面,李商隐和杜甫也极其相似,在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放在一起时,个人命运会显得更加微不足道。
为什么李商隐要写杜工部蜀中离席,写的是杜工部,又何尝不是自己。说远了。
夔州古城,即奉节老城。县城永安镇,历代曾为路、府、州、郡治地,是一座名城。
战国时,这里属楚国管辖,秦汉年间改为鱼复县.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兵伐东吴,遭到惨败,退守鱼复,将鱼复改为永安县。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改称奉节县,隶属夔州府.因奉节是夔州府治地,所以人们往往忽略了奉节的县名,而称它“夔州”或“夔府”。
多了解一下,有助于明天继续读秋兴八首其二。
四联唯有颈联虚写,所感。回顾与感叹,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感受。也可以算成实写,我个人不太刻意去区分实与虚的区别,按逻辑思维顺序写就行。
其它三联全部实写,秋中所见,所听,再到所见。秋兴,“秋”字的比重在第一首中很大。之后七首,秋的比重如何,拭目以待。
2020-09-18 舞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