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焦虑确实困扰了我许久,在上周向朋友倾诉后得到了稍许缓解。既然可能是一个长期的改善过程,那么就不急于一时半刻,也可以从中明确自己未来主线,学会勇敢地做减法。
事实证明,那些打鸡血的课程确实不太适合自己,我适合慢悠悠地,带点疗愈性质的主题,无论是写作还是英语。当打卡为了返现,投稿为了稿费后,一切的动作姿态都会走了样,而所有的过程都会成为新的焦虑来源。
昨天听了一本书,叫做《心态制胜》,作者加尔韦提出了一个观点,即“赢得任何比赛的秘诀,在于不要过度努力”。
乍听之下,觉得匪夷所思,谁不渴望赢呢?
但如果我们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过程,将目前的竞争格局看作是克服障碍、挑战自我极限的体验,或许我们的行动会完全不同。而这种行动,被作者称之为“内在游戏”。
享受“内在游戏”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不带评判地观察现有的行为;
第二步,想象期望的结果;
第三步,让它发生,相信身体与潜意识的我;
第四步,不评判、冷静地观察结果带来持续的观察与学习。
那么,对于自己的睡眠焦虑,对于孩子的学业和近视防控的焦虑,或许就可以用上述的方式来做好每日的记录,在学会接受当下的困境,但仍不放弃努力的期望,记录一点点坚持,或许就能迎来一点点改变。即便没有任何改变,或者仍是失了偏颇,那就当交了学费,事后总结经验,再行尝试。
生命是有限的馈赠,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外在成就,而在于完全投入每个瞬间:用最大的努力践行目标,以感恩之心拥抱过程,让喜悦与热爱贯穿始终。即便结果不总是尽如人意,但我们至少收获了体验和成长,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进步和蜕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