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课程是从讲解上周的水星计划组成员的备忘录开始的。其中涉及到几个重要的点,整理如下:
在母婴关系中,如果母亲能够觉知到她是孩子一生中“第一个人”,这将会激发出深沉的母爱,把孩子作为她要去全力保护的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会遇到很多的挑战,除了家庭、社会的影响因素外,孩子在早期会以“摧毁性的攻击方式”对待客体将会是母亲的最大挑战。如果母亲能从这种“摧毁性的攻击”中走出来,那么母婴关系将会在良好的路径上得到发展。而如果母亲无法从这种“摧毁性的攻击”中走出来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母亲由此种“摧毁性的攻击”产生恨意,从而以打压控制的方式回击,这会使孩子内化很多恶的形象,对孩子人格的发展十分不利;第二种情况是母亲一方面受到“摧毁性的攻击”的影响十分难受,一方面在意识上又认为不能“恨”孩子,不能“攻击”孩子,不能不照顾孩子,因此很焦虑。
第二种情况中,表面上母亲还是能给予孩子较好的照顾,但是如果母亲一直无法处理好自己的焦虑,这种焦虑还是会潜在的对孩子形成不利的影响。
以T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身上的“自体关闭”现象,除了与其天生的生物性的因素有关之外,还极大的与母亲非常深的焦虑的破坏攻击力因素有关。
这种母亲的焦虑造成的攻击破坏性同样可见于正常人身上。案例X小时候非常内向,这种内向主要是由于他身上“很深的关闭性”所造成的。那他身上的这种“很深的关闭性”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与她母亲焦虑所造成的攻击破坏性有关了。X小时候身体很弱,在幼儿园时期几乎每周都要进医院,上了小学后,稍微好点,但是三年级前也几乎每月都要进医院。他的这种身体虚弱让他的母亲产生了很深的焦虑,而他自己也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深深的焦虑下被浸染着。在焦虑的浸染下,他肯定是很不舒服的,因此他就将动用防御机制了避免此种不舒服,因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自体关闭”,向外表现出来就是很内向。并且母亲的焦虑不仅浸染孩子,还可能会把焦虑植入到孩子身上,像X现在的行为中就可以看到一些焦虑弥漫的影子。
课程知识点:
一、使用客体的障碍
1.对象化的能力与边界:分化
要与客体的关联,就需要形成边界——这就是对象化的能力。
2.对象化的能力与空间建构的能力:共情
只要有共情,暴力会自然的消解掉。暴力也是内部的能量。
3.对象化的能力与使用中的建构与转化的能力:主体欲望中的反思与行动间的回馈机制
案例:之前提过的15岁的精神分裂症的孩子J,周五做治疗前,站在门外哭,因为他觉得外面的人都在说他【幻听】。
治疗中,治疗师特意坐的离他较近,然后温和的跟他说:“不怕,我们有的是时间来哭。”
待他哭了一会,治疗师微笑的看着他,问他此时的感受是什么,他回答:“太好笑了。”【这是他经常会使用的形容心情的表达。他此时说的“太好笑了”其实表达了他内心的接纳和接受感】
4.对象化的能力与主体幻想之间的现实调教:幻想与想象,愿景与原始需要
对象化的能力低,是因为个体被淹没在幻想中了。
幻想与想象的区别:幻想是你淹没在其中,丧失主体;而想象是有主体的,有建构的。
愿景与原始需要的区别:愿景是在愿望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具体的目标与路径;而原始需要只是一个需要的投射。
二、退行 P191
1.退行不仅是退回婴儿期,而是包含了退缩的成分、偏狭偏执的状态,因此需要一个特别的保护性环境——退行与偏执
成长有时就要实施退行
退行与偏执:退行的人常常是偏执的
2.2岁后,环境的干扰出现,幼儿必须使用母亲并且技巧性活得比较退缩以面对这些干扰——退缩与干扰的应对策略
到2岁时,语言能力已经发展得较好,个体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诉求了。而恰恰就是因为这样,环境的干扰随之而来,因为个体表达的需要并不一定是符合环境接受的情况的,所以个体的需要也就不一定得到接受,对于个体来说这就是一种干扰。
干扰的出现,就会导致退缩的发生。
完全退缩和完全不退缩都是不好的。
个体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时,会引发父母的意志反应,对个体提出的需求进行干扰——这时个体善于退缩其实是有主体的表现。
3.退行中看欲望和需求之间的区别,温尼科特倾向于从需求的角度进行解释,欲望强调本能,需求强调客体关系P192
需求要的客体关系对他的响应。
欲望则强调的本能。
幼儿表达出来的需求常常是一种对客体关系的期待。
三、退缩与退行的重要区别P194
1. 温尼科特的退行至依赖状态是一个新概念,甚至可以取代弗洛伊德的退行
为什么很多人在治疗中会迅速退行,这反应了他们幼年时期的客体关系状态是不良的,没有营养的。
2.弗洛伊德的退行是指在心性发展阶段退行至某个固着的点,其重点似乎在于自我之上
退行路径依赖——有些人一旦谈恋爱,他的力量、方向、努力的状态马上会被消解,进入依赖状态,依赖对方给他的力量,而不自发的产生力量。
而有些人在恋爱中各方面的力量都更加旺盛,他们不依靠对方给他力量,而是在关系中获得主体的自我确认。
当发现亲密关系中的对方存在巨大问题,有些人可以马上结束关系走出来【主体感强,自体发育良好】,但有的人却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来,甚至跟对方一起“抱团死”。这种情况下,有问题的就不仅仅只是亲密关系中的对方了,这个个体本身就有“退行路径依赖”的问题。
3.《退缩与退行》19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