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令人羡慕的一种生活方式。年轻的少男少女们,谁不想在毕业之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被社会压力束缚的职场精英们,谁不想在年假到来时来一场随心所欲的旅行?耄耋之年的老人们,谁不期盼在夕阳未落之时,沐浴和穆春光回,忆少年梦想?
最初的旅行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哪里有更多的牧草,哪里更接近水源,哪里有野菜山果,哪里的地形平坦开阔,原始的部落们就会把家安在那里。当这一带的资源消耗殆尽时,他们派出一支小队寻找下一个安营扎寨的场所。带着他们简易的房屋、饮水和干粮,在生命的旅途中开展着一次又一次的迁徙,在每一次迁徙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活着。他们在旅行,他们用生命在旅行,他们的旅行是为了生存。
后来的旅行是为了生计,闯关东、走西口,源远流长的晋商文明,再到改革开放的下海经商。这时的人们有了固定的居所,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基业永固,他们走南闯北四海为家。每逢佳节守在门口,听那遥远及近的驼铃声声,木驼架盛满了这年的收获。出门时还不会说话的儿女,如今会满地跑着跳着喊着娘亲,却不识得远方风尘归来的父亲。等开年的时候父亲还是会走,带上茶叶、带上酒、带上抹不去的乡愁。他们是在旅行的,商贾之家的生意向来在路上,他们背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的旅行是为了生计。
当下的旅行是为了生活,不愁吃穿不着,不用四海为家,少了苦难、少了漂泊,厌倦了拼命争取来的城市生活。驱车百里到原始的森林里采摘鲜果;三更早起去看山间的日头;漂洋过海领略异域风情;叶落归根探寻古城村落。在日升昌票号前指指点点,想象着当年长的伙计忙碌的过活;在乔家大院里缓行 彳亍,追溯着在光阴轴里残存的温度;在农家地头的采摘园里拾果尝鲜,山水田园,努力把城市的喧嚣挤着靠边,幻想着明朝南山忽现。这时的旅行精益求精,这时的旅行是为了生活,为了活的更好,为了经历更多,为了释放、为了解脱,短暂的躲避着方圆中的苟且过活。
本以为当下的旅行,可以让我短暂的自在洒脱,却不想又是生活的另一副枷锁。出门旅行你是航班还是火车,私人游艇还是自行车?用快门和闪光灯记录下美好的时刻,还是信步于山水不做匆匆过客?是跟着团队三天逛遍一个城市,还是放慢脚步坐着公车体会另外一座城的生活?
生活终究是一场选择,青年毕竟还都是理想主义者。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我们依旧有梦想,幻想着诗和远方的轮廓。我们依然相信着,相信着旅行带来的欢乐,相信美好的瞬间不用相机胶卷——会在我们的心上成为永恒的定格。旅行是为了放慢那脚步,然后更好的活着,投入全新的生活,努力奋斗,无畏勇敢的拼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