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咕哝这么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概在孩童的世界观里,就是这么简单的二元对立。要么是善,要么是恶,而且天理循环,报应不爽。行善积德一定能得善果,而多行不义肯定会必自毙。如果借用数学里的概念,这个逻辑,属于无需证明的公理,而非定理。
随着年岁的增长,其实,对于这个曾经笃信无疑的“公理”产生过怀疑和动摇。毕竟,社会新闻总是能提供无数的案例,来给这个“公理”提供截然相反的注脚,让人不由得开始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感。而动摇归动摇,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上,大概还是敌不过这么多年的道德熏陶,稍微有些行差踏错,自己就首先理亏一截,矮人一头,生怕触动了那个“报应开关”,把自己朝着“恶有恶报”的方向,又推进了两厘米。
只是,有时就算心中默念一百零八遍“吃亏是福”,也未必能平复某些场景下的巨大心理失衡,往往更大声量的内心独白是:凭什么?为什么?这到底是怎么了?一直以来,都受困于这种踟躇,往往这时,脑海里就出现猫和老鼠的经典场面:一个天使Tom,一个恶魔Tom,纷争不停,无止无休。
直到什么时候,才彻底想明白这件事呢?大概是三十五岁以后了。那时候,似乎开始慢慢释怀:我行善举,做好事,其实未必是一定要得到那个所谓的善报,我已经退而求其次:我善待周遭的人,只求一个安心;如果再延伸一步,如果那些被我曾善待的人,能够感怀于我曾经的不恶,只要可以用同样的不恶来对待我,我就已经满心欢喜,感恩戴德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我比孔子更悲观,毕竟他老人家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我不奢望什么以德报德,能以直事之,就已经是我所理解的最好的结果。
然,经过更久时间的社会摩擦,我才明白,这是奢望。
嗯,一点没错,这的确是个奢望。人何以报之,和你如何对待他,有关联,但是关联不大。人们会按照自我立场,个人得失,情绪状态,三观基础,认知边界,以及极有限的社会规则,来决定,他们会如何来对待身边的人。至于其他人投注的情感账户,在这一整套复杂算法面前,所占的权重,实在是微乎其微。所以,其实,事实上,说句悲观甚至是黑暗的话:在巨大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满足之下,能把道义放在一切考量之前,能把曾经的被善待放在天平的一边,最终臣服于良知的行为,有,但是,不多。
所以那句话说的没错:无所谓忠诚,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正因为如此,那些忠贞的,坚守的,宁死不屈的,至死不渝的,身陷囵圄而不改其志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这些一切的一切的唯信念者,唯灵魂者,唯赤子者,才会被在历史中,千百年的反复吟咏。为什么?因为少,因为稀缺,因为难得,因为寥若晨星。
当有一天我终于想通了这一节,我就知道,我最应该做的,就是远离那些无谓之人,消耗之人,因为,反正不管我怎样对待这些人,他们一样会我行我素的勇敢做自己。惹不起躲得起,也算是一种生存智慧。
善待自己,照顾自己,远离那些不断反复周而复始把你拖进泥潭和黑暗中的人,虽然未必能保证自己有个好结果,但是,至少,每一个当下,我能轻快很多。
所以,至于是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不是我这种蝇营狗苟之辈需要考虑的,那么,我也无需去关注这个“公理”的正确性。宏大叙事适合那些被时代选中的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十四亿分之一。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少一些对自己的袭扰,努力做好一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