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和团队在一起,你才能发现团队的美好,才能知道团队在经历什么,HR的重点工作是什么。
在那一段时间成了空中飞人和高铁达人,一年航班80次,平均4天飞一趟,动车就更数不过来了;通勤时间对我来说是最宝贵的,航班上给了我留白时间去思考,动车上处理工作;白天的时间留出来和团队在一起,到市场上去;晚上和旅程中处理工作,累但很充实、开心。
像星盘分布的团队,去哪里,去做什么,怎么确保时间分配和效能的最大化是需要考虑清楚才启程的。
每到一个地方和团队在一起,我都会发个朋友圈,朋友们说真好天天公费旅游,外面看到的与你自己经历是不一样的;所以出差要有目的性,要去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想好才出发,不然就真的成了公费旅游了。
HR出差的目的性和安排
出差会以一个省为单位,每个省1个季度会有一次全员会议,一般会选那个时候过去,效能是最高的,出差主要有以下几项常规工作:
感知团队:找主管聊,找小二聊,找合伙人聊,闻味道,看状态,重点关注新人和新主管,把自己当成一个咨询机构,去感知业务和组织,形成自己对这个区域的判断和建议方案,回来后和业务搭档做对焦,交换信息,明确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参与主管review:主管是这片区域中重点,会让省域负责人安排一天做主管review,看主管对业务和团队的思考、动作和结果,给出HR端的建议和反馈;把公司层面对于管理者的要求和期待带过来;同时看看主管讲的,和小二聊的认知是不是一样的,一样的是什么,不一样的又是什么?
参加全员会议:每次去一个地方前会先和业务搭档沟通,这趟过去要去做什么,他要带什么信息给团队,有时甚至中后台也有信息带过去,每一次过去都是带着各种不同身份跟信息,与大家交流,告诉大家现在总部在思考什么,在做什么。
一线小二和主管离总部很远,很多信息都是一层层传递,有些甚至接收不到。我能告诉大家近期的变化和重点事情。
讲完天气要接地气,谈初心,聊故事,谈我们的价值,谈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梦想与家庭。我自己就是一个离乡背景的人,和县小二有太多共通的故事可以聊。还有最重要的是违规提醒,红线和反面案例。
圆桌会议:特定群体的圆桌会议,一般以新人或者一个新主管的团队为重点。
招聘面试:集中招聘面试,从电话视频转到现场面试。一般会提前2-3周安排好,先让招聘团队针对性的做这个地区的招聘推广,管理团队也提前开启内部采蜜和转介绍动作,选定一天,从初面到终面一气呵成。这样的好处是效率高,标准统一,对人的判断也更准确。
和大家混在一起:在饭桌上是最能看到一个团队和小二真正的样子,去发现大家最可爱的一面,听他们经历过的故事,故事讲起来云淡风轻,但能听出每个故事背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这也是你和团队建立链接很好的机会,你能快速建立和团队的信任感,所以不管多忙多累,我都不会缺席,以前的一杯倒,来了村淘后突飞猛进了不少。
到市场中去:HR去跑市场做什么,我觉得作用特别大,也是必须的。跟着小二去跑村点,观察他们的作业模式,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看他们的成长点和卡点,从个体中看共性,你能清晰的知道组织层面接下来要做什么。
到村站点和合伙人聊,听他们的建议和反馈,听他们讲村淘故事;和村民聊,听他们对村淘的评价,和物流小哥和当地商家聊,到当地把业务流程跑一遍;异地管理的HR更需要懂一线业务,不然你对于组织和人的判断都只能来自你听到的。
关于阿里分享
异地管理的HR要能上接天,下接地。
上接地是指你要了解大环境和整体的业务方向和策略,要懂业务,所以核心管理团队的业务会议,我都会参加自己做笔记,去消化去理解,不懂就问业务搭档,在这样的组织形态下需要你能雌雄同体。
下接地你要能把信息带下去,把声音带回来;全员会议是小二和你产生链接最好的场,会议结束后就奔向各自的战场了,HR要利好这个机会,告诉团队HR是做什么的,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找到HR,你的真实和简单,埋下你在民间的触角,这是接地气很好的方法。
review一般有2种形式,群review和个体review,群R更多是共同看见,互相学习借鉴,互相提出疑问,树榜样,个体R会更一针见血,特别是针对组织和人的问题聊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