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我们总会面对明天或未来设定出小的目标或大的规划,如一日行程安排,假期学习计划,三年发展规划等,这种计划的制定就是对自己目标的掌控。有了合理的计划,再能进行强有力的行动,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现实情况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未知情况,直接影响计划中目标的实现。
寒假看起来很轻松,但我从未有轻松的感觉,一则是要进行角色转换,从课堂到厨房,照顾一大家子人的一日三餐,需要花费不少时间,特别是老人孩子口味不一,要想兼顾,着实不易,我只能尽心尽力地去做;二则还想凑着假期好好充充电,学习充实自己,看着那堆得老高的书籍,想着那一个又一个还没完成的任务,我就有一种紧迫感,好想拽住时间的脚步。所以,每天晚上我都会预定好明天的任务。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太多了,比如今天,我刚刚在夜里12点准备结束学习任务,就听到对面卧室里奶奶的拐杖一直敲动的声音。我感觉到了异样,忙起身去看,果然是她的老毛病又犯了,尿路感染引起的不适让她倍感痛苦,几分钟一次小便,我拿便盆的速度稍慢了些,她就迫不及待地尿到了地板上,我又是擦又是拖,不一会便忙得出了一身汗。奶奶自己也说这次感觉有些严重,因为发现小便中一直带血,我也紧张起来,这三更半夜的,爱人又不在家,婆婆年纪也大了,女儿醒了,看到这阵势,颇觉害怕。实在没办法,便给住在附近的大姑和表弟打了电话,让他们赶快来帮忙把奶奶送医院。
凌晨一点多,我们到了医院,挂了急诊,医生让化验了小便,在等结果的过程中,老太太的病情更加严重了,看着真是难受得厉害。好不容易等到出了结果,医生告诉我们先输一瓶液体消炎,并嘱咐明天再到专科检查看看。扎上针,安顿好老人,我们几个才坐下来休息,这才发现,虽是深夜,急诊大厅里仍是人来人往,各种各样的病人都有,打架受伤的年轻人,醉酒呕吐的中年人,感冒发烧的孩子,急于待产的孕妇,突然感觉做急诊科的医生真的很不容易,不由对他们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液体输完回到家中已是三点多了,奶奶感觉好了许多,小便中的血色也不见了,大姑答应奶奶留下陪她,平日里大姑伺候老人甚是周到,此时更是无微不至,想对孩子一样哄她休息。我也可以暂时休息一下了,可是,不到六点,便被她俩的说话声惊醒,原来是奶奶一直不肯睡觉,我问她原因,她说怕自己一觉睡过去,就醒不来了,看着她此刻精神抖擞地说着这些话,我有些哭笑不得,又有些理解她的感受,毕竟是耄耋老人了,她知道身体有时不由自己做主,但还是发自内心地对死亡有一种深深的恐惧,这或许是大多数老人的共同心理。我安慰她没事的,今天还会去医院给她检查,让她放心,便开始张罗早饭。
上午,医院的人可真多啊,所有的队伍都那么长,看来要做好长时间的准备了。或许是受了点惊吓,奶奶又说心脏不舒服,还说胃部也不舒服(这些也都是她的老毛病了),既然到了医院,索性就都检查一下吧。于是,挂号、排队、做检查、拿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跑,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地询问,等到所有的检查问诊结束,已是下午五点,终于在医院下班之前完成任务。
回到家里,我把所有拿来的药一一给奶奶讲清楚怎么吃,并让她放下心来,医生说吃过药就会好,不要担心了。看着她慢慢舒展开的笑容,紧绷的一颗心才终于放松下来。
忙了一天,累了一天,所有的计划都妥协给了变化,但我的目标仍未改变,而且,这一天的生活也让我有了不同的收获,有时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只能接受,并对计划做相应的改变,让计划适应新的变化,计划与变化,既是认识和实践中的矛盾,又可以相互促进,实现更好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