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手段。阔步新时代,要精心撰写党员教育“篇章”,通过优化课程供给、丰富教学模式、加强培训保障,以系统化、常态化的培训机制,精心锻造一支素质过硬、活力充沛的党员队伍。
以“学什么”为立脚点,在内容设置上出“实招”,提升党员教育针对性。“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之化雨,则草木欣欣。”党员队伍构成多元,教育培训主体来自不同岗位、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党员,必须把组织要求和个人需求相结合,避免内容上“一锅炖”、方法上“一刀切”。要坚持“干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紧扣党员教育培训基本任务,通过网络问卷、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收集掌握学习需求、问题困惑。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及时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纳入教育内容,量身打造培训方案、设置培训课程,实现分类施教、因人施训,让培训“供”与“需”精准对接。
以“怎么学”为着力点,在组织过程上出“新招”,提升党员教育实效性。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我们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课程“讲出引力”“讲出活力”。充分利用读书班、学习研讨等形式进行集中学习,要综合运用历史展馆、革命遗址和教学基地等红色资源,采取案例式、体验式、情景式等教学方式,组织领导干部讲政策、榜样模范讲事迹、先进典型讲案例,变“填鸭式”为“沉浸式”,全面提升培训实效。针对流动党员、行动不便党员等特殊群体,要从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平台,挑选优质学习材料电子书和系列音视频课件,制作形成理论“学习包”,精准推送教育内容,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
以“如何干”为落脚点,在常态长效上出“大招”,提升党员教育主动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教育培训不能只停留在宣传和灌输思想层面,要注重问题导向,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写好延展培训成效的“后半篇文章”。要把教育培训和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工作结合起来,打造实景课堂,让广大党员了解掌握基层一线的真实情况,把“民生清单”变为“履职清单”,把“责任清单”变为“幸福礼单”,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提升理论素养,让党员教育工作更有“深度”,让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