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曾国藩传》给看生气了,气了好大一会儿,运动,聊天都没平复下来。
曾国藩的湘军扭转全国战局之时,我本以为他以后在朝中就能顺顺当当了,万万没想到,清代特有的满汉相争,居然是汉人打压汉人,因为汉臣的进言,又让咸丰帝觉得曾国藩此人拥兵自重了,虽然这人本来就气量小,突然的胜利可能高兴这么一下,能许一些甜头给曾国藩,但是迟早还会给曾穿上小鞋,毕竟之前曾国藩进言的折子,就差当着满朝文武,指着咸丰鼻子骂他不会当皇帝了,但因为这个汉臣的谏言,可能就导致曾国藩连甜头都吃不上,直接处境更加艰难。
看到咸丰几次三番瞎指挥找事,不知道为啥,一股怒气,直接涌上了头。
后来抄书平复下来了。
“不存在绝对的善恶,只有人心的选择。”
我们为主人公的境遇心情起伏,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把主人公作为善,所有一切与善做对的就是恶。比如曾国藩,我就是为他的境遇而心情起伏,觉得干预他发挥他光亮的咸丰视为恶的一方。
若是从咸丰这一方来讲,他本身资质受限,内心又极度敏感,自尊心极强,周围又有一直吹耳边风的人,他的所有判断,不过都以自身的利益出发罢了。
曾国藩之后之所以能成为半圣,也是他这些经历所致,若是没有这些经历,他可能会在文史上去青史留名,但不会官至极品,为国家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