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金句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的名句。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在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监守滕子京所写的一篇散文。
岳阳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是哪四楼,大家有知道吗?
简单科普一下哈,四大名楼是一种泛称,一种说法是特指山西永济鹳雀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
那我们今天拆解的金句就出自范仲淹老先生流传下来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先来看一下写作背景。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背景是在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
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然而,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范仲淹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放河南邓州。《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在邓州写的,而非写于岳阳楼。
1046年的某一天,范仲淹接到好友滕子京的来信,说自己被贬到岳阳任知府,准备重修岳阳楼,想请范仲淹作记。
范仲淹接到好友的信后,感慨万千,不曾想好友竟与自己有着同样的遭遇。
于是,他借景抒怀,劝慰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局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情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字面意思是: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简单说,就是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有忧国忧民意识,不局限于时空。
范仲淹老爷子写《岳阳楼记》的主题是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追求。他认为人生应该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利益。
他认为,只有当我们为了更高的目标和追求而奋斗时,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鼓励人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需要和帮助他人
延伸到我们的日常,当我们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的时候,被困在井底的时候,我们与井底之蛙无异,是看不到井外的更广阔的天空的。唯有跳出来,才能看到不同的世界,看到同一世界的不同面。
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难题,如果心智带宽足够富足,跳出当时的情境,以不同的高度宽度深度换个视角看世界,定会收获”任它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淡定从容豁达
心怀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个人的理想和家国情怀一致的时候,就是我们乘风破浪之时。
祝福我们每个人,望眉目有山河,清澈明朗;愿心中有丘壑,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