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关注到一个公众号孤独大脑,翻看历史文章时,看到文章里一句话,有些人试图用“扫射”的方式来拍照,认为总会有一张会撞上好照片,但并不会。先“扫射”,然后挑出好照片的成本,比拍摄前挑出好景象更难。很巧的是,这和我刚刚看完的书《摄影的艺术》里面的观念不谋而合。
作者见过一些数码摄影者,他们因为后期去除照片的杂物非常容易,反而无法分辨好光线和坏光线,他们觉得一定可以在Photoshop中修正。针对这种情况,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可以在最后修正过来的想法,对于做任何事情(艺术的,科学的,商业的,等等)都是坏的开始,不利于事情的进行,从正确的道路出发,比起后来才尝试走上正确的道路,好的多。他不赞同那种使用“散弹枪”拍照的做法,即对同一主题拍摄十几张几乎没有变化的照片,并想着其中有一张一定能用得上。作者建议的方式是先观察、评估场景,然后再拍摄,比起先拍再看好得多。
《摄影的艺术》作者Bruce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风景和建筑摄影师之一,同时又是摄影领域最优秀的导师之一。这本书里不仅以清晰、简明的方式介绍了数码和传统摄影的创作技术,更重要的是超越了技术层面,深入地探讨了有关摄影的哲学表达方式以及创意的内容,是一本摄影领域的经典之作。
所以说这不是一本摄影工具书,不是教你具体的拍摄技巧,而是培养你的摄影素养。书中关于这种摄影哲学的表达随处可见。
回到公号文章和这本书里都提到的“扫射”拍照问题,这可能是大多数拍照者都会犯的一个毛病。如果说过去胶片式拍照还要考虑胶皮成本问题,那么现在数码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拍照的普及,可以让人们不用顾及浪费胶片,人们选择拍照的时候想多拍几张选一张最好看的也可以理解。但是真正的摄影师却选择先观察、构思,然后再按下快门,这就是摄影师和拍照者的区别。这当然和专业能力有关,普通拍照者只凭感觉拍照,随机性比较大,所以要多拍照,提高拍出好照片的概率,而摄影师有专业的能力,有光线,构图,色彩,线条的知识储备,自然可以通过先观察,再按快门拍摄,殊不知,有多少摄影师为了等待一个好的摄影机会可以蹲守好几天,普通拍照者只希望得到即时性的反馈。
虽然有专业能力都限制,但是普通拍照者完全可以学习这种摄影思维,不要觉得我可以随便拍,后期再慢慢选,慢慢修,总能得到一张好照片,如《摄影的艺术》作者所说,如果技巧压倒了图像本身,一切效果都会消失。摄影技能的修炼是可以慢慢提升的,可以在下次拍照的时候不要着急拍很多照片再选照片,慢慢摸索构思,找到合适的角度,光线,即使只拍了一张照片没有那么满意,可以在下次拍照时继续努力,经过这种练习,才有机会提升拍摄能力。
公号文章里说,先“扫射”,然后挑出好照片的成本,比拍摄前挑出好景象更难。对此深有体会,我之前也一直奉行这种“扫射”式拍照,然后再选,对于选择困难症来说,这又耗费很多精力,如果再后期修图,耗费的时间更多,真所谓“拍照5秒钟,修图2小时”,这是额外的时间成本。前几天公号人民攻摄采访了几位在全球Iphone摄影大赛获奖的中国摄影师,其中问到他们对于摄影的前期和后期,有什么技巧分享,他们几乎都回答到,用后期做调整的部分很少,重要的是前期,前期观察、等待、跟着移动,然后想角度、构图、画面效果,然后等待那个瞬间,就按下快门。后期只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再一次印证了一开始就做好的准则。
“从正确的道路出发,比起后来才尝试走上正确的道路,好的多。”这可以做为我们拍摄的一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