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热爱生活的念式易度
如果让我去选择,大学里最值得被追求和找寻的东西。
沉思良久,并不是专业技能,也不是优秀的简历,甚至不是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这些东西固然能带给我们一个可期的未来,但放在漫长的人生轴线上,只是大学的阶段性的成果而已。
真正重要的,是那些一旦在大学时光里错过,可能一辈子就再也追寻无果的东西。
比如说,我们的爱好。
01、爱好有多重要
在大学里找到自己喜欢的爱好,有多重要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关乎人生幸福度的大事。有爱好,则以之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没有爱好,则自我放纵,百无聊赖。爱好就是我们给自己修筑的避世之所,心中烦闷则躲入其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当我们大学即将毕业时,未来不确定性的压力铺天盖地,又没有一个足以帮我们宁心静性的爱好来缓解这种抑郁。那迷茫,不安,浮躁,这些情绪的产生便是自然而然的。同理,当未来工作中的所有无法逃避的无趣,同样没有排解之法的时候,又何谈人生的幸福。
幸福这种东西,主观性远大于客观。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都不相同,但爱好能带给我们的,却是共通的那部分。当我们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时,会出现一种很神奇的状态,叫做自得其乐。
虽然很多人已经不记得“自得其乐”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了,但回忆一下,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同学的爱好,应该是看书诵读讲习对弈骑射抚琴之类的,于是在众多不可自拔的爱好的加成之下,生存条件的恶劣并未破坏颜回同学的幸福。
于是自得其乐,就是与外界环境无关的乐趣。
退一步说,决定未来工作下班之后,是打麻将LOL看综艺聊以度日,还是通过个人兴趣创收搞外快补贴家用,就靠它了。个人爱好与个人特长之间,其实并没有界限。当爱好成为个人技能时,进行社会价值交换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是不是很像斜杠青年的概念?这群拥有多重收入来源和多元化生活方式的社会精英,培养方式并不复杂。
大多数斜杠青年,第二部分的收入都是个人爱好转换来的,而在创造收入的同时,还能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多人趋之若鹜想要成为斜杠青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只要不是单纯为了钱而在职业身份中频繁切换,将爱好变成第二职业的确是提升生活幸福感的优秀选择。
之所以在大学里找到自己的爱好那么重要,是因为很有可能,毕业之后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找寻了。如果不信,不妨参照下我们上大学之前的生活,相信除了做题考试整理笔记之外,很多人并没有时间来尝试别的“爱好”。
很可惜的是,很多人在上大学之前,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且上完大学,他们依然不知道。
毕竟爱好这种东西,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爱好是一个一个试出来的。不去尝试,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呢。
当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机会摆在面前,害怕丢脸,不愿挑战自我,最终选择逃避。单一句“我不喜欢”,就能变化成屡试不爽的至上神通。于是我们一直保持着内心中良好的个人形象,却永远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发展到最后,也许会变成一件很恐怖的事:我觉得我自己,什么也不喜欢。
什么也不喜欢,于是没有了价值判断的标杆,对于任何一个方向,都不敢有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投入过后的回报,究竟是乐趣与幸福,还是比原先更多的烦闷与浮躁。
02、如何确定我们的爱好
可,你什么也不喜欢,你自己信吗?
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运动,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不喜欢吃饭,不喜欢睡觉,这叫有病。
于是“什么也不喜欢”,就变成了自欺欺人。每个人都会对不同的事物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才是常态。我们不是不爱,而是不想爱。既然躺在床上看视频。同样可以让大脑兴奋身体放松,又何必看书,甚至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还上微博写两句书评呢?
倒不如承认,我们喜欢吃饭睡觉打游戏看综艺看小说看动漫,甚至喜欢逛街聚餐撸串打牌打麻将唱K玩轰趴。这些并不可耻啊,甚至连不良嗜好都算不上。比起喜欢的东西是不是不良爱好,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
这些爱好都不需要我们花费什么脑力和体力,甚至对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并无裨益。所以称之为无脑爱好,也并不为过。
但这些无用的爱好,反倒能反映出我们对于所爱之物的倾向。喜欢打游戏看动漫看综艺看小说的孩子,一般是喜欢独处的。而喜欢聚餐撸串打麻将的孩子,更喜欢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自我满足。内向和外向的价值寻求,是决定我们爱好的基础。
同时,上述看似无脑的爱好,皆有进化的可能。以我自己为例,我的爱好之一就是做饭,而形成这一爱好的原始驱动力,当然就是因为我喜欢吃饭啊。于是在同一食材上不断钻研不断摸索,最终形成符合自我口味的菜品。
与之类似的,还有可能是流连于密室逃生或者轰趴之中,却苦于学校周边并无相关设施。于是筹措资金租房创业,一举成功。不仅升华了爱好,还顺便解决了就业问题。这种实例,在中国各地的大学中,并不罕见。
另外一个事实就是,什么都不擅长,可能是真的。什么都不喜欢,一定是假的。
因为不擅长,于是投入的心血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甚至还要接受到嘲笑讥讽等负面情绪,久而久之,也就放弃了。做饭不好吃,于是不喜欢做饭。画画太丑,于是不喜欢画画。跳舞四肢僵硬,唱歌五音不全,于是“什么也不喜欢”的目标,顺利达成。
技能=天赋×时间,既然我们没有天赋,那再不耗费时间,又怎么可能会有技能上的完美呈现呢?
如果真的是想在公众场合惊艳众人的话,那要么去忍受初学时的嘲笑,要么找一个无人僻静之处默默练习。不过这样真的是爱好吗?倒不如说是获取个人成就感的途径之一。爱好是沉浸在其中的乐趣,乐趣的来源是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旁人的赞赏与鼓励。
当我们发现某样东西,与我们原先百无聊赖之时的消遣,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尝试之后,又有了内在的驱动力,以及通过这个爱好获得更好的生活方式的可能。那毫无疑问,它可能就是我们寻求已久的爱好了。恭喜你,我们剩余的人生里,终于有东西可以玩了。
我们曾经耗费的光阴,无论以何种方式消磨,都是我们过往人生的一部分。只是有些人把它们用在玩乐上,有人把它们用在提升自我,顺便玩乐上。
我还记得我高中时的爱好,就是比较省内各大顶级高中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军事化管理的高中生活实在没有什么时间搞别的副业,却让我用充足的时间思考,为什么我们高中这么努力却考不出省状元来。
至于现在的做饭,健身,以及简书,都是上大学之后才发现的。有些是天赋使然,有些是努力过后的成果激励。无论如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都有了解脱之道。
如果不开心,就去逛逛菜市场,看看博物馆,去图书馆淘点书回来看。生活并没有更轻松,但是至少比原先更幸福。
在大学里找寻个人爱好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认知与探索的过程。勇于尝试,坚持一段时间,也许就会有人生层面上的转变。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就意味着,对自我认知上的不足。而连自我认知都并不完善,又怎能对毕业之后的个人未来有一个好的规划呢?
所以,不要再告诉自己,我什么也不喜欢了。不喜欢的专业,不喜欢的学校,并不妨碍我们去过自己喜欢的人生。
前提是,我们要找到并确定我们的爱好,究竟是什么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