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远在广西的小舅打电话给母亲,说他们年后初四或初五全家要回来祭祖,特意强调了是全家回来。母亲很是意外,从上次小舅小舅妈回老家后已经过去四五年,彼此除了过生日问候问候就没有联系,况且今年母亲因视神经病变住了医院,目前出院还在恢复中,母亲说:‘我现在眼睛视力还在恢复中,眼睛不大看得见,你回来我也没法陪你们,就只有让小民接待你们…’
小民是大舅的儿子,我叫民表哥。前几年民表哥俩口子就来到城里生活,帮女儿小妮子照顾小孩。我们和民表哥一家都在一个城市里生活。
前几年民表哥为了联络亲戚朋友感情,建了个家族群,把亲戚们能取得联系的都拉进群里。自然也包括我还有小舅小舅妈也在群里,上次小舅小舅妈回来,是小儿子午俊开车送他们回老家,借此民表哥把午俊也拉进群里。这个家族群平时常冒泡的就是群主民表哥夫妇俩,还有她妹妹我叫英表姐或者民表哥女儿小妮子,发发视频送送节日祝福等,有时我也冒冒泡。小舅一家很少冒泡,尤其是午俊从来不冒泡,一直沉默呆在群里,某天小舅发了他和小舅妈照片,群里便是一片赞声,都说小舅小妈看上去身体好,我们高兴,尤其民表哥和英表姐特别积极,总要问候几声。
去年民表哥迎来他七十岁生日,家族群里大家纷纷送上祝福,唯独小舅一家没有任何祝福语。
民表哥七十岁生日后,英表姐女儿小琴年底结婚,小琴是大家看着长大的小孩,小琴上幼儿园,英表姐那时做生意忙,我还帮忙接送过几次。如今看小琴找到意中人,我从心里为她高兴。英表姐和她女儿都在家族群里发了喜帖,大家纷纷送上祝福,连养病的母亲也让我在群里代她发了祝福,说一定要去参加婚礼。
小舅一家还是保持沉默。
据母亲说大舅也喜欢读书,但因为当年家庭困难,外公早逝,外婆多病,所以大舅辍学回家,勤劳耕作孝敬父母,供养弟弟妹妹读书也就是小舅和母亲。弟弟妹妹也不负众望,均学业有成离开歌低山老屋。在外面成家立业。当年小舅考上大学,大舅非常高兴欣慰,尽管小舅的学费还得找亲戚东拼西凑,大舅还是带小舅第一次在乡镇上下馆子。后来小舅大儿子易子考上四川的大学,第一个暑假回歌低山老屋来,大舅引以为傲待为上宾,带着小表弟在村里到处逛,到镇上下馆子。大舅逢人就说:‘这是我弟的儿子,考上大学了,我们家族后继有人…’
如今大舅已经去逝十几年,当年的小表弟易子已经成家立业,当年一路跟到成都送易子到学校,还给易子买衣服,给零花钱的英表姐已经退休闲居。
在婚礼前一天,英表姐请我们一家及民表哥一家亲戚们聚餐吃饭。和她女儿女婿见了面。无意中又提到了小舅,民表哥说小舅年纪大了,这几次没见他在群里冒泡,以前他和小舅妈还时不时在群里转发一些短视频,现在已经没有看见他冒泡,小舅是离家最远的亲人,大家不由得担心他的健康状况。当然对于自己嫁女这样大事,小舅一家的沉默,英表姐还是颇有一些微词。
不曾想春节刚过,小舅就给母亲打来电话,说他们全家人要回老家祭祖,可能初四初五就回来。母亲说她才出院,需要静养,不能陪小舅回老家。等小舅一家祭完祖,回城里再兄妹团聚。小舅叹口气说也行吧。
这样,就由民表哥来接待小舅一家人。上次小舅全家回来,还是多年前那时我还在上中学。记得小舅当年一身蓝色中山服,上衣口袋还插一只英雄钢笔,带着小舅妈及三个小孩就风尘仆仆回老家。那时易子瘦瘦黑黑比较害羞稳重,亦步亦趋跟在小舅妈后面,而晔晔和午俊比较活跃,一样的瘦小,他们在小舅小舅妈身旁蹦来跳去,偶尔还冲我们扮鬼脸。那时我们家还在县城,母亲还满头黑发,在上班。他们回来先在我们家住,接着几天父亲母亲陪他们去县城公园玩耍,然后母亲还陪小舅去看望他老师。带信给大舅,大舅来了,我们一家陪着小舅一家回到歌低山老屋。那时大舅妈还在,早上大舅妈给我们过早,一人吃一大碗热气腾腾汤圆,半下午大舅妈给我们打尖,一人吃一大碗鸡蛋面。暮色黄昏我呆在灶屋和英表姐一起烧火,大舅妈炒菜,屋顶炊烟袅袅,大舅和小舅小舅妈父亲母亲坐在堂屋聊天,民表哥带着易子午俊晔晔歌低山疯跑,快乐的记忆似乎还在昨天。
如今小舅全家人又回老家了,只是大舅大舅妈已经不在,曾经的三小孩已经长大成人各有一家人,而且都有两个小孩。
民表哥给母亲打了电话,说他们全家已经回歌低山老屋为小舅回家做准备,屋里很久没有人住得打扫打扫,铺上新床单新被子,总之要准备妥当,让小舅一家安心住着。民表哥他女儿小妮子准备给小舅定好城里最好的宾馆,这样他们陪同小舅一家从老家祭祖回到城里,在城里和母亲我们见面聚聚,然后小舅他们再去成都。母亲说很好就这样安排吧,难得回来一趟,小舅小舅妈这些年不容易,带大三个儿女,三个儿女如今工作稳定,他也是得好好享受退休生活。‘是啊!幺爸还想在老屋住上两晚,我说一晚上就行了,八十好几的人了,山上的风大,晚上阴冷,怕把他老人家…’民表哥如是说道。
其实母亲也挂念小舅,初四母亲说小舅一家快到了。晚上我接到英表姐电话,民表哥一家已经接到小舅一家人,并安顿好他们,英表姐是被民表哥喊回老屋去帮忙做饭,小舅一大家人大概十四五个人,小妮子表嫂忙不过来。所以英表姐女儿女婿开车,连夜匆匆把英表姐送到歌低山老屋,陪着小舅一家吃了晚饭。给我打电话这会儿英表姐正在回家的路上,‘易子表弟大变样,他头发都脱落,相比午俊和晔晔,易子一人供全家,两个女儿,一个女儿正上大学,易子确实负担重…’英表姐激动不与,许久不见的亲人相聚,虽然小舅对英表姐女儿结婚之事比较漠然,英表姐有些不满,但此次彼此见面,看着小舅身体无碍,小舅小舅妈身体好着呢!英表姐打心里高兴。
‘那初五小舅一家回城,看在那里吃饭,我们好准备’
‘还没定呢?等你民哥通知再说…’英表姐说对明天的安排她也是一头雾水。这次民表哥主接待,小舅全家回老家这事,小舅除了给母亲打电话,就是给民表哥,因为民表哥是家族的男性成员,而对英表姐是没有只言片语,英表姐也是我给她打了电话,才知道小舅要回来事情,然后她问她哥,才知道民表哥已经接到了小舅的电话。而小舅是没有给英表姐来过电话。
初五,母亲很早就起来,在屋里来回走动,母亲把三三喊起来打扫屋子,估计是盼着小舅来,毕竟是自己健在的唯一亲哥哥。然后母亲拖着病后虚弱的躯体,站在阳台上向大路方向望着,时不时又去门口听听,聆听楼梯上脚步声,不过都很失望,伴随脚步声的差不多是上上下下楼上的或隔壁邻居。一上午过去,还没有民表哥的电话来,这一天到底怎么安排?我打电话给民表哥,结果情况有变,小舅一家决定不在城里停留,祭完祖,在乡镇上吃了午餐,到城里看看母亲,他们就去成都,据说成都的酒店都订好了。
‘怎么?原来不是说好要在市里面住一晚上再走?’我一头雾水,而民表哥只说计划有变,因为小舅孙子们想去成都看熊猫,都急着去成都,当然小舅是一定来看我母亲,看了就走,你看找个茶园,大家喝喝茶聊聊天再说,民表哥如是说,我说那就就到市里面来吃午饭,我来做东。民表哥说不行,他都请小舅一家在乡镇上餐馆吃饭了。
‘喔,那就这样吧!’我叹口气。
大年初五,水果店陆续开门营业,我让三三去买了一大袋水果,接民表哥电话,他们正从乡镇往城里走。‘好!我们出发吧’带上父母三三中途又接上英表姐,我们全家到达城郊订好的茶园,此时,气候还有些阴冷,进入茶园,一个大院子,边上停车场,中间亭子被绿树环绕,还有滑滑梯适合小朋友玩耍的游乐设施。因为冷,为照顾老人我们进了带空调的室内茶厅,把父母安顿好,点上茶,等候小舅一家和民表哥一家到来。
过了一会儿,民表哥一家来了,有小妮子俩口子加孩子也来了。问小舅他们,表嫂说在后面,三子女一家一辆车,小舅和女儿家一辆车,小舅妈和大儿子家一辆车。
民表哥表嫂陪着父母喝茶聊天,我和英表姐,小妮子在院子外面陪小孩们玩耍,顺便等候小舅一家到来。
等了一会儿,一辆外地车牌车子开进院内,停好车,车上下来一位瘦高个中年男子,我忙上前‘易子表弟,好久不见’一旁的英表姐提醒我认错了,‘他不是易子,弟弟午俊’,午俊朝我点点头,‘姐…’我这才仔细打量面前个子高高的午俊,棱角分明轮廓和少年时差不多,虽人到中年,午俊身材保养不错,想起那时午俊,一个阳光的帅小伙,那还是他读大学时候,假期到我家来玩,斯文爱看书彬彬有礼的午俊,如今倒是一位不苟言笑的中年男子,站在我面前,我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连说‘抱歉抱歉,原来是午俊弟,多年不见,你们兄弟俩我有些分辨不了’午俊淡淡笑着,点点头,这时他身后高挑女子和他耳语几句,便带着两个小孩子,女孩子大约十岁左右,男孩子大约五岁左右,他们从我们面前经过,孩子们急急想去玩院子里的滑滑梯,我和英表姐不知说什么好,场面有些尴尬。幸而这时小舅到了。
多年不见,小舅还是高高个子,穿着长长羽绒大衣,里面咖啡色厚毛衣,他两鬓斑白,旁边一位瘦小个子男孩子搀扶着他,不过小舅走路步伐还是比较稳健,毕竟是八十多岁老人,有些蹒跚。我忙上前招呼,小舅一眼认出了我。
我忙搀扶着小舅进到室内,母亲看见小舅那一刹那,眼里闪着光,但因为身体虚弱,只是指指旁边的沙发,‘坐坐坐’小舅坐下来,很自然就和母亲聊起了他们住在歌低山老屋小时候的事情,然后小舅妈也来了,小舅妈坐在小舅对面。
父亲招呼民表哥表嫂俩口子一起坐到沙发上,和小舅妈挨着,对面就是母亲,小舅和父亲。这时,民表哥说‘那我们来合影’我们附和,我拿起手机,这时,晔晔也过来,叫了我一声‘姐’,我一愣,但看鹅蛋脸,弯弯眉,小时候那个跟在小舅后面的小女孩,虽然长大了,可基本脸形没变,一转眼,晔晔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我正愣神,晔晔已经拿起手机拍照了,拍下小舅小舅妈和我父母民表哥俩口子的合影。‘啪啪’我也拍完,一个大约五六岁小女孩走过来,晔晔赶紧牵着小女孩,小女孩逛一圈又想出去,晔晔只好跟着她出去,英表姐悄悄告诉我这就是晔晔第二个小孩,大的就是搀扶小舅的那个男孩子,刚上大学。我和英表姐坐在另一茶桌旁,一会儿英表姐女儿小琴打电话来说要送送小舅。
母亲和小舅聊天,其他人见缝插针聊聊,气氛融洽,我站起来,到外面看看孩子们,走廊上,小舅的儿子女婿斜躺在沙发上,易子,午俊和晔晔老公,看样子都很疲惫,我见茶杯空了点,便说给他们去老板那里要茶水,易子摆摆手,指指桌上的小茶壶,茶壶里有水,我忙提起茶壶给杯里水灌满,这时英表姐小女儿小琴来了,几日不见小琴越发高挑靓丽,小琴脆脆喊道:‘易子叔,午俊叔,藤叔’三个斜躺在沙发上的疲惫大男人,眼皮都没抬,不知谁鼻子里哼一声,算是作答。小琴愣在那里,有些尴尬,见状,我忙上前,拍拍她的肩膀,问问她小轩咋没来,她说老公小轩已上班,这么快就上班了,我叹道,小轩说忙呗!和小琴聊完,我走到院子里,午俊媳妇带俩孩子在滑滑梯那里玩,易子媳妇和俩女儿在小亭子里坐着聊天。小妮子和她老公俩孩子在另一草丛边小亭子,边看孩子边玩手机。晔晔带着小女儿逛来逛去 ,大孩子跟在她们后面。我见三三独自斜坐在草丛里石墩上,玩手机,我过去问他咋不和客人们玩,三三抬头无奈说他们也不理我呀!我让他去老板那里要水壶给里面客人们倒茶。
见晔晔过来,朝我打招呼,我便和她聊上了。小时候那个在小舅身边蹦蹦跳跳小女孩,不经意间就长大了,而且是两个小孩的妈,晔晔也是学霸级别,如今工作稳定,大儿子也考上心怡的大学,我问晔晔这次陪父亲回老家祭祖,可以在我们这里多玩几天,不如吃了晚饭再走,我们这里离成都比较近,差不多开车一两小时到。晔晔说不行啊,放假就这么几天,父亲祭祖事情完成,孩子们想去看大熊猫,还有成都博物馆都预约了,还有带孩子们爬青城山,峨眉山等,平时没有时间,现在抽出这点时间,这里耽搁久了,那里时间就不够了。我想想也是,晔晔俩口子平时工作也很忙碌,还要照顾俩小孩,虽有小舅小舅妈给帮着照顾,可到底小舅也是八十多的老人,力不从心。
和晔晔聊会儿我回室内,就见小琴三三英表姐小妮子不知什么时候坐到一起正聊得热火朝天。我和他们打声招呼,三三说茶都倒得满满的,我点点头,径直走到里面,母亲和小舅也聊得起劲,聊小时候在歌低山老屋事情,母亲说和小舅一起放牛,小舅偷懒自己顾着去玩,把牛甩给她看着,小舅说不是这样,他抽空看书去了…民表哥俩口子在一旁看着笑。我走过去,搬个板凳坐到他们旁边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八十多岁的小舅和近八十左右的母亲聊起年少往事,仿佛歌低山老屋故事历历在目。
这时,晔晔过来说:‘爸妈时间到了,他们说走’这才把俩人从回忆杀中拉回来。小舅起身看表,‘四点了,走’朝小舅妈一说,小舅妈也站起来,匆匆和我们道别,便往外走,母亲和父亲刚要起身相送,民表哥拦住她们,让他们呆在室内,‘孃孃才出院,我们去送,你们在这里耍。’说着,民表哥表嫂便随着小舅他们后面,我让父母坐下后,和三三英表姐小琴她们一起走到外面送小舅他们,此时,易子午俊晔晔老公等都在外面,各自走向自己车子。
小舅坐晔晔的车,晔晔大儿子搀扶他上车,我们向小舅道别,英表姐在我们身后悄声嘀咕道:‘其实旁边火锅店不错,不如…’话还没说完,表嫂使劲捏她肩膀,悄声道:‘他们走就走吧。’我在旁边,看向民表哥,民表哥使个眼色,我明白了主随客意,既然客人急走,我们何必留。大家笑着和小舅一家很热情道别,‘慢走,下次来耍’
目送三辆车疾驰而去,小妮子说隔壁休闲山庄的火锅店不错,很火爆的,现在节假日满座了。民表哥一听,就叫她去看看,‘他们不吃,我们来聚餐总行吧!’说着民表哥提高嗓门,‘这顿谁都别掏钱,我请大家搓一顿。’
小琴三三几个年轻人都说好,一会儿小妮子来电话,订到座位了,大家就说好去吧,也不远。
休闲山庄的红灯笼在夜晚格外醒目,我们在亭台楼阁般包房内,俩大座围着热气腾腾火锅,红汤一桌,清汤一桌,气氛融洽,小妮子老公还去买了一箱椰奶,大家开怀畅饮,好不开心。
小舅走后,不知不觉已到五月,小舅妈突然在群里冒泡,发了小舅微笑着站在芒果树下他们合影,看起来俩人精神饱满,心情不错。只是,这会儿家族群里静悄悄,以前爱冒泡的表嫂英表姐都很沉默,我也很纠结,要不要点个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