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7
如何界定自私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自私”
火山
近来和朋友们纵论多种话题,最后几乎都落实到一个着落点“自私”.人天生都是为了自我的生存而在,除此之外,我们有何存在的价值?这个类似的哲学命题已经延伸了一代又一代,无数人为之奋斗,也为之悲怆.
由于我们本身在许多微观领域认识不足,导致我们的推定无法断定,毕竟我们都喜欢关注证据的.随着多种科学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科学规律交融,我们似乎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我们愿意和有相似的价值观之人合作,组成一个个合作的团队,形成不一的类群.正是这些不同的类群存在,我们才有相对繁荣的人类社会体系.可是好像一些规定的规则或标准,已经成为阻碍人类社会进一步演进的桎梏;也就是说,生产关系发展到某些程度的话,它有相应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几乎都是来自内心的要求和渴求有关,而这些渴求或要求,有可能成为我们称之为“自私”的东西;因为它是出自内心的驱动,并不是来自社会游戏规则的演变.
特别是一些已经拥有话语权的人士,很容易以这样的借口攻击不认同者.应该说,多数的不认同者现在已经都是知识分子居多,因为正是他们对社会深刻变革的要求,所以主流的演进力量解释来源,往往是来自他们的内部交流.或许许多社会人士已经感觉到这些微妙的变化,但是详细理论的所以然,他们会说不清楚;而公共知识分子正好就是他们的心声表达,因而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应该是有知识分子的一席地,这样的一席地可以造就更欣欣向荣的公民社会.
对于我来说,什么是“自私”,笔者多次和朋友聊天时说到,我伸手可及之处就是我自私的“范畴”,其它领域我都是以良心去衡量之存在.所以,思想控制对于我来说,几乎是无稽之谈,因为我是一个自由人,我能掌控好我自己的去向;而我是否该选择什么路向,那是我是否决定想去而已.或者会来不及思量是否完全正确,起码以这么多中立的咨询来看,我选择的道路目前还是少有人走的,而且更是无比孤独的.当然能影响一些有缘的人一起来为此理想或信念而前行,我是非常乐意的;关键还是主动,如果以为我内心充满着什么巨大的“自私”,那么请离开我,最好也不要骚扰我,因为我们是陌路之人.
或许经年之后,我们交汇有交集,再寻找合作的机会也可以,当然前提是多理解对方的立场.如果是因为利益,我们可以相互妥协;如果是因为信念,我们可以相互包容;看看谁的力量更大,看看谁的务实程度更好,也看看谁是真正 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