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中,刘备是我比较佩服的。为什么呢?就中国历朝历代的创业英雄,“刘备现象”是最为普遍的,而曹操是官二代,孙权是富二代乃至富三代。
谈刘备,一来具有现实性,二来具有可复制性,三来具有典型性。尤其目下方兴未艾的创新创业大潮,可以给予更多屌丝们以直观的借鉴。喜欢用大历史与大人文来透析历史与观照现实,是我一贯的风格,因为历史不可以假设,未来不可以预测,如果你非要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创造未来!
在中国,无论历史、现实乃至未来,其整体的社会运行架构与逻辑是:权力围绕欲望转,资本围绕权力转,舆情围绕资本转,组织围绕舆情转。
什么是欲望?从政治向量上而论,就是意识流。就是说,国家最高决策层的行政取向,究竟是以多数人的利益为标准,还是以少数人的利益为目的。任何形式上的创业,都必须明了这一点。至于传媒,今天是很好理解的,无外乎硬媒或者软媒,但在古代,传媒主要指的是老百姓对一个人的口碑。
什么是创业?我的理解很简单:为了生存及其个人的尊严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就此我曾问过一位体制内且官阶在副厅的朋友,我说:你从一个股级人员干到今天的厅级干部,你认为是不是创业?他的回答颇为玩味——待遇上算创业,实质上没有创业的感觉。他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在待遇上基本算实现“财务自由”了,但精神上还没有得到解放,因为那是亦步亦趋的“跟班“出来的。既要实现财务上的自由,又要实现精神上的自由,难!
很显然,我以为我们应当扩大创业的内涵与外延,过多的求全责备,因为资源永远有限,而人的欲望则是无限的,能彻底地实现物质与精神都自由的人,毕竟在少数。如果体制与机制足够的支撑,则创业或许会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叠加,反之,至多是一次”零和游戏“而已!
古代的创业,与今天是不太一样的,他们的路径主要有几条:1、造反当皇帝;2、打仗立军功受爵位;3、官商一体化攫取财富最大化;4、科举及第。对此,吕不韦与刘邦还有一番观点极为相近的言论。吕不韦的话见于《战国策·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 “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史记》上记载刘邦年轻时候就是个混混,“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父亲有一天对刘邦这样说道:“你这个无赖,游手好闲,多向你二哥学学,你看你二哥,种这么多的地,置办了这么多的产业!再不努力,你连媳妇都娶不上”。刘邦做皇帝后,他父亲也被封为太上皇。当未央宫建成的时候,刘邦召集大臣们一起庆贺,这个时候,刘邦向他父亲敬了一杯酒,说道:父皇啊,您以前经常骂我是无赖,不好好种地,比不上我二哥,那您现在看,是您二儿子的产业大,还是我的产业大啊?(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史记》高祖本纪)。说这两段典故,只是为了让大家明确古代创业与今天的异同,并让我们知道,创业的过程,其基本面上大多是与钱打交道的始终。只是这个钱,分为有形与无形,直接使用与间接支配罢了,本质还是通的。特到科举制出现以后,这种极其单一与近乎没有底线的野蛮“创业”行为才得以逐渐缓和。
就创业而言,刘备是个先天不足的主,没有根底,老爹老妈既没有留下诗书经籍,也没有留下任何资金人脉,连人丁都没留几个(跟我们今天的很多屌丝很像)。不像老袁家、老曹(原姓夏侯)家那样要人脉有人脉,要人丁有人丁,资金也不成问题,四世三公,可谓财大气粗。
刘备唯一的副业就是卖草鞋,不过这哥们智商极高,如果那个时候就有了科举制,弄不好还会是个状元或者榜眼探花之类的。而且极为戏剧的是,他小时候与一帮小玩伴做游戏,就常常以皇帝自居。之所以如此,我估计几个原因所致:首先是母亲常常以皇族灌输于他,时间长了便自然引以为常了;其次是这哥们长得一脸福相;还有就是他家屋前的那颗巨大的桑树很像黄罗伞。不过,孩童里的印象往往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刘备之后的两个孩子,一个叫刘封一个叫刘禅,结合起来便是“封禅”之谓,可见,孩童时代的一语还真的成了谶。但是,那是日后的事,现在玄德同学手里拎着破草席和提着破草鞋,孤苦伶仃地站在故乡的大桑树下,举目远望的同时也是举目无望。创业对他而言,似乎是一张画饼,如何将它变成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面饼?
玄德同学,他不是努不努力的问题,而是究竟该怎么努力的问题。
第一招 加盟国企盘资源再以国资行融资
古往今来,谁都知道,资产这东西,要么就国字头,要么私字头。国有企业向银行融资,那就是TM父母给孩子借钱,只是象征性地履行个手续的问题。包括今天很多做得风生水起的所谓民营企业家,哪一个不是靠这一招发的家致的富,靠利润累做大那得何年何月去了。因此,或者先去国企上班,或“趁人之危“收购国有企业,一来积累人脉,二来可以实现股权增值,而增值这东西,本身就是谁有权谁说了算。刘玄德同学有才,有魄力,其文凭还凑合,据说当过东汉知名教授卢植的弟子,但估计不是衣钵相传的身边弟子,不然名冠一时的卢老师怎么也没给他一份像样的工作呢?玄德同学在卢植这个大树下,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牛人公孙瓒。不过这公孙瓒,充其量也只是靠”权力寻租“吃点资源而已,绝非目标远大且雄才伟略之辈。不过,玄德认识他的好处,就是可以不断巴结上流社会资源,同时认识更多的优秀职业经理人。再说,刘同学本来天生就是一个当老板的料,岂是苟延残喘仰人鼻息之徒。
玄德不缺能力,缺的是资金和平台,像这种类型的穷小子,找工作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也能被老板赏识。成为大公司高管,躺着拿高薪,对刘备而言,也不是没有可能。
最明显的案例莫过于与曹操的交往,要说老曹对玄德同学,那不是一般的好。当年玄德同学被吕布这个巨无霸撵得喘不过气来,偷偷接济他刘备的,就是曹老板。等到他们一起干掉吕布后,曹老板看得起玄德同学,给了他一个左将军的高级别头衔,而且还把他当哥们看待。别忘了,此时的曹老板已经是央企的CEO了,是比今天的什么中石油中石化还牛的总裁。据《三国志》记载,老曹在各种盛大场合都要把刘备带上,“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出席活动,坐同一辆车;在办公室待着,同一个位置。就曹、刘关系而言,说句实在话,是刘备负曹操。不过话又讲回来了,但凡想单干的人基本都是“白眼狼“,顶多寄希望于其讲交易的游戏规则,让他忠诚,做梦吧!
曹操的这番举动,无非是暗示刘备别折腾了,安安心心在他手下工作,待遇优厚那是肯定的。然而,玄德同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不会躺在大公司的树阴下睡觉,不会因为大公司的垂青就丧失独立创业的信念。尽管他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但独立创业的理想一直没有消停过。只要逮着机会,刘备就会随时将独立创业的理想付诸实施。因此当曹操派他去下邳的时候,他趁着这个出差的机会,带着皇叔公司原班人马,一溜烟走了,新公司在徐州正式挂牌营业,把老曹气得不行,这一招,非常狠。
还是那个意思,这事能不怪玄德同学不厚道,创业这事,机会难得,瞬间即逝,讲不得客气,何况在群雄割据的时代,你不占就让人家给占了。当然,坊间也传说玄德同学参与了策划推倒曹式集团并架空曹老板的秘密计划,怕事情败露,只好事先一走了之。其实,按照刘备的思路,执着于创业的他,就算没这档子事,他也会跑人的。这么一来,刘同学不但了解了很多“国家经济改革方略”,还累积了一干创业团队。
刘备碰到的第二个贵人是袁绍。话说玄德同学在徐州挂牌开店后没几天就让恼羞成怒的曹操给砸了,只得去投奔袁绍。袁大老板居然离开公司总部二百里来迎接小刘,真是倍儿给面子。然而,刘备还是不想在袁氏集团安身,“阴欲离绍”,私下里还是想离开袁绍,所以不久后,他又带着失而复得的公司员工,去了汝南。
刘备从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公司,朝不保夕的,图啥?图的就是自己的独立创业,有自己独立的公司。他是个有理念的人,要成功创业,独立创业理念不能丢。所以,他在茅庐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就是要伸张正义于天下。如果一开始他就待在别人公司里拿薪水,还伸什么伸?当然,诸葛亮是极为聪明的,尤其在选老板上。他深知,国企老板往往智勇双全,你想想,国企资源一开始就已经摆在那个地方了,找的人肯定是厉害的角。而富二代的民营企业老板多数有几个毛病:对待钱上,要么乱花,反正“仔卖爷田不心痛”,要么一分都不敢用;对待人才上,自己不懂又不学习,同时还不信任人,就是说,既无能又无胸怀。辅佐刘备,因为刘备是个有故事的人,因为只有有故事的人才能创造未来更多的故事!
第二招 资产股权抵质押实现融资N级翻
玄德同学在北方的创业是失败的,基本上被挤得没地方待了。但是,对于有心创业而且具备创业素质的人而言,老天总是会偷偷留给一个机会,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还是那句老话:只要你不倒,就不会有谁能将你打倒。《三国志》说得好,“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解释得通俗一点,就是按照刘老板这样的素质,迟早要发达的,不发达天理都难容。
玄德同学的最后一次机会是赤壁之战。最好的机会有时候往往会在最绝望的时候出现,就是说,当最佳选择与唯一选择自然交叉时,你的奇迹可能就出现了。当时,荆州公司被老曹吞并了,刘备拖家带口往南边跑,若不是赵云拼着命,估计连唯一的儿子都保不住,这么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凭什么去和东吴公司联手?
刘备这一回玩了一把大的杠杆游戏。他手里没有资本,怎么办?可以玩概念的,也可以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融资”。
什么是品牌?品牌就是让人可以产生于他有利的概念。而品牌的产生,古今中外,就两条途径:挖掘;重塑。曹操玩的是塑造,即“挟天子以令诸侯”,刘老板玩的是挖掘,即“刘皇叔。而品牌的落地生根,主要靠在此基础上的重复,自始至终地重复宣传。就概念资本,主要是皇叔这个概念,策划总监诸葛亮出使东吴,给合作对象孙权抛了一张概念牌,咱们刘老板是“帝王之胄”,帝王后裔这张概念牌一打,整个抗曹行动立即高大上了。借来的资本,主要是原荆州公司人马,本来只有关羽的一万水军,前荆州公司少东家刘琦那一万多也算进去,虽然不是一张王牌,但至少是一张牌,为了凑足抵押金,东借借西挪挪,资本总会有的,这些起码能增大谈判的资本。一来让有形资产(绝大部分还是国有性质)做抵押,紧接着就是让无形资产进行质押。
打完这些牌,玄德同学手里实在凑不出牌了。善于制造理念的诸葛亮又凭空凑出一个资本——愿景资本(无形资产)。他劝孙权说,咱们合作,熬过这一关了,前景就明朗了,“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抛出了鼎足三分的愿景,我们合力把老曹赶跑后,你就放心经营你的东吴公司,我们皇叔公司也就能独立经营了。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然也!
几张残牌在精心策划之后,居然张张成了王牌,说动了东吴集团,赢得对方的全方位“融资”,不仅融得相对比较强大的水军、陆军,还有比较实在的资本:玄德同学获得部分荆州的占有权,暂时安置员工。
刘备这次玩的绝对是杠杆游戏,风险的可能性十倍、百倍大于收益的可能性。这次杠杆游戏或许可命名为“东风融资计划”,孙、刘公司几乎全部的翻盘希望都寄托在偶发性的东风上,他们运气不错,一场东风刮过,把孙、刘公司的股票吹得红红火火,把老曹公司的股票全吹绿了,老曹只得绿着一张老脸,跑回江北去了。
玄德同学这一把赌对了,帮孙老板赚了个盆满钵满,作为“东风融资计划”的赢家,自己好歹也捞了荆州几座城池,算是借的,孙老板一时也不好意思叫他老刘还。
第三招 融资租赁赚西蜀 跨界整合至称帝
就着荆州这点借来的资本,注意,是借来的,当然,策划高手诸葛亮把这一“借”与“租”弄得极其复杂,比TM当年张海给广东健力宝集团弄的资本运作还复杂。忽而租,忽而借,忽而本来又是刘家的天下云云,目的是为其拿下西川与问鼎中原赢得必要的时间。这一回,玄德同学乘胜直追,又玩杠杆游戏,撬起了整个西蜀,赚下第二桶金,紧接着再挖出第三桶金——汉中。不过这一次,他的玩法与风险系数较之前要低得多,一来他以比较另类的方式跨界做大国有资产,并以不让国有资产流失为名整合刘璋(叫“同为刘氏宗室,安忍夺之”)。其实,傻子都TM知道,那时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谁是国字头谁是私字头,主要看谁的拳头硬。这就是刘备厉害之处,你还别说,刘同学这一招还真管用,加之诸葛亮非凡之才,之后还真就成气候了。
从“帝王之胄”这张牌出发,由虚到实,玄德同学坚持独立创业的理想,不断大胆且谨慎地融资发展,玩杠杆游戏,终于成为天下三强公司之一。这一路走来,不是一般的强大,最后称了帝!
玩创业,做做而已可以,如果要玩真的,则不但要有“占有”的雄心与能耐,还要有“分享”的胸襟与资源。明势、以道、御术、识人、用人,一个都不能少。是故,创业是全方位的,志于做学问者,要坐得了冷板凳;志于走仕途者,要坐得住垫脚凳;至于玩商业者,要坐得稳烂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