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名为《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的视频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原是日本于2005年出品的11集电视剧《女王的教室》中一个片段,被专门截成八分多钟的视频,并冠上了“日本美女教师是怎样教育孩子读书的”具有干货、攻略性质的标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网络中流传起来。而这几天,它再次活跃,被当作一碗高雅、清冽的鸡汤,来治愈乃至在教育领域也广泛存在的焦虑。
“有人说,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也是一个阅读匮乏的时代”,在如此竞躁的社会氛围下,读书是否还有其高而贵、珍而惜的价值与意义呢?人们时时在发问、质疑、争论…“读书无用论”的论调在社会中不时地沉渣泛起,搅动网络与舆论圈。比如2015年春节,上海高校博士返乡笔记中透露出强烈的“知识无力感”再度点燃了“读书无用论”的导火索。其实,“读书无用论”已经侵入很多人的内心,时常外显于言谈与行为中。我的一位家长,在一所重点工科院校任教,坦露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实验室里都无心实验,一心想要出去;凤凰读书旗下的“有故事的人”的微信群里,也会有人发出“在大学里,很认真地读书,是好事吗”这样的疑问;在十年、二十年......小学、中学、大学聚会时形成的层层差距(尤其是读书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反差)也会成为“无用论的”催化剂,掀起对读书的焦虑、质疑、无力、否定、破罐子破摔的心潮.....
住房、婚姻、孩子、教育、安全等等钻入我们的每个毛孔,渗入血脉,在身体里形成另一个自己,无限膨胀,喧嚣不已。读书成为带上的镣铐的囚徒,被不断来拷问。既然如此,我们还需要读书吗?
2014年一篇名为《看书是为了保持粗俗》的文章在各大社交平台疯转。作者博览群书,并列举自己钟爱的古今中外非主流、不红不专的重口味书籍,戏谑、嘲讽了蔡康永关于读书是为了“保养灵魂之重要方式”的高雅论调,论证自己努力读书不为高雅,只为粗俗。作者也借此划定了“重口味”与“小清新”之间的藩篱,赤裸裸地鄙视了生硬地、作秀地阅读:读书不为其他,就读个“我高兴,我乐意”,读书就应该是件轻松愉悦、心甘情愿的事儿,而不是被严肃的“教条”五花大绑,如上刑场一般。博尔赫斯也说:“看一本书,不应该花费很大的力气,费力便令人感到不舒服”。其实,他所说的保持粗俗,不过是将读书根植于日常生活的血肉里,不脱离生活、不做给别人看的自由的态度。
看起来这狠狠地抽了“读书无用论”一巴掌,不过作者用这种特立独行、剑走偏锋的略为自黑的方法能挽回焦灼的人们吗?我想未必。
对应着“读书无用论”,人们无可避免地要去追问“我们为什么读书”。这也是亟须回答和论证的,仿佛只有如此才能拉回那些焦虑、迷茫、游离的我们。
在气氛有些凌厉的六年级3班教室里,女生进藤光单刀直入向高冷的“恶魔”女教师阿久津真矢质疑“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而且还提出“既然真矢老师都说过不管怎么学习,就算进了好的大学、好的公司,也没有任何意义,那我们为什么非要读书不可”的疑问。这些六年级学生对读书所产生的矛盾心理和国人当下的心理有些相似,仿佛进入“读书无用论”的循环。
然而,真矢老师面不改色、高冷却实在地向学生们揭示了读书的意义所在:
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
今后你们会碰到很多很多你们不知道的不能理解的事情,
也会碰到很多你们觉得美好的、开心的、不可思议的事物。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人自然的想了解更多、学习更多。
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称为人,连畜生都不如。
连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都不想了解,还能做什么呢?
不论如何学习,只要人活着,就有很多不懂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么都懂的样子,那都是骗人的。
进了好大学也好,进了好公司也好,
如果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那就有无限的可能性。
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间,人就死了。
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出色的大人。
真矢揭示出驱使人们读书的背后原动力不是其他而是“好奇心”。生而为人,与动物之别即在于此。读书是因为我们对自身所处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其驱使下由内到外的主观且能动的行为。真矢的“不管怎么学习,就算进了好的大学、好的公司,也没有任何意义”的论调很现实地揭露了现状:很多人长大了,但又失去了——好奇心。我们以为年龄和阅历就能代表权威,进而在生活与工作中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复制、粘贴。好奇心去了哪里?或许被“我什么都懂”给殖民了。读书,想要去读书,至少说明好奇心还鲜活,至少不是眼中无光的比牲畜还不如的行尸和走肉。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读书也不能直接提现,读书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更为独立的个体。
同样的,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福柯也同样阐述了好奇心对于他本人的非凡意义:“至于说是什么激发着我,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希望在某些人看来这一简单答案本身就足够了。这个答案就是好奇心,这是指任何情况下都值得我们带一点固执地听从其驱使的好奇心。”他不仅好奇自身所处的外在世界,也好奇内在的自己。所以,好奇心激发、驱使他去超越自我。尤其是,当我们以不同于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原有的观察方式”去思考与感知未知乃至已知时,我们或许会惊讶于那个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自己的魅力。
这段来自福柯的自白,在他的葬礼上作为追悼文被宣读。福柯和真矢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已不仅仅是读书本身,更重要的是读书是一个不断发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自觉需求的体现。读书恰恰能使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关于“为什么”的质疑,时常会绕到“有什么用”的现实主义的目的论上来。“好奇心”是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虚无的词语,它和读书的关系相互源生。好奇心驱使人们去读书,而读书又会成为好奇心的源头活水。“我们为什么读书”往往也会被人们用“我们读书有什么用”给偷换掉。而后一个问题往往无法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女王的教室》这次颇为严肃的讨论最终也指向幸福的终极追求上来。学生勇敢、自信、直抒胸臆自己对幸福的思考:“幸福是因人而异的.....所谓幸福不是由他人决定的,而是自己决定的.....”那一刻,老师的高冷、淡然的眼睛里流露出了少见的赞赏的笑意:“如果你能一直怀着这种想法就好了。”这些学生对“为什么”的追问以及自觉于“人的幸福由自己决定的”,不正是读书的价值与意义的体现吗?
人生而不同,好奇心能让我们保持这种“不同”而避免被“同化”,不是鹦鹉学舌式的人云亦云,也不是在因复制他人幸福而唯唯诺诺。人世的幸福也正是因为各不相同才显得弥足珍贵而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关于如何获得幸福,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道路:从书中找到幸福,获得智慧。他说:“在人类浩繁的工具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无疑是书,其余的皆为人体的延伸,诸如显微镜、望远镜是视力的延伸,电话则是语言的延伸;犁耙和刀剑则是手臂的延长。而书则完全不同,他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对书,我们虽不能迷信,但我们确实愿意从书中找到幸福,获得智慧。而我相信也确实能够。”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答案很多: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看书是为了保持粗俗;博尔赫斯说看一本书,不应该花费很大的力气,费力便令人感到不舒服;三毛说读书只为自己高兴..... 微信公众号“理想国”曾专门整理过各方人士关于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的言谈:
很多人从经验的、思想的、哲学的、生活的各个维度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答案,总而言之,读书关乎着个体自身。《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部从日本借来的鸡汤看起来好喝,也让人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喝到,它能将解决人们的焦虑并在方法论上给人以指导吗?或许短时间是可以让人身心通透,如同按摩可解劲椎病一时之痛,却无法根治。如果要真正打通血脉,不如自己去用合适的火候去熬那碗真正适合口味的鸡汤。我们不妨将自然的、社会的以及自身的这些书当成作料,而好奇心就是我们需要去保持和经营的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