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情节是小说构成整体的诸要素之一。但纯粹的情节读者永远也看不到,因为在一篇小说中,情节总是要经过修剪、调整,同其他要素相适应,以达到整体的统 一。
在情节的设置上需要主要几个问题——
1.故事的开头要有十分显眼的暗示,点出马上要展开的故事情节的整个意义。因为开头的场面在时间上是连贯的,所以开头的场面实际上展示了故事情节的结局,虽然读者要等到读完全篇才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这就以某种方式 制造了悬念;场面的设置会暗示情节发展的走向,直到后来情节自己把它的目标亮出来。
2.情节的很大一部分可以留给读者靠推理补充。那就有必要围绕着情节中细笔展示的部分用大量片断来渲染表层的错综复杂,实质性的模式就在这样的表层下单调地重复着。空白之处作者借助读者的想象力来填补。同时,还要激发读者的想象,使之斑驳陆离,丰富多彩。情节的轻重调整和含而不露的铺设,使这篇绝妙的小说的 艺术效果更为强烈。
3.整个情节各部分间的因果联系往往不是写得明明白白。如果我们把情节同其他要素结合在一起,那这些联系就常常是间接表现出来的,表现手法主要靠的是人物的情境、意图或情感的变换。
在转述情节时,作者加进并着重指明“因为”这个词,目的不单在于展示因果联系,还在于披露自始至终因与果环环相扣的连续性。
4.情节的整一性离不开这个连续性,但光有连续性还不够,还要使因果序列善始善终。如果我们观察实例,看到情节开头提些问题都由接下去的发展完满地回答了,这就是说具备了全始全终的整一性。
5.人物对他必须面对的情境所作的反应往往就是情节的发端。而诱发这种反应的刺激便是我们所说的“动机”。
情节既是一个统一小说题材的手段,也是一种表达的手法。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命运的本质以及意志在决定人事时的重要性所抱的信念是什么。
6.不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调度情节。情节一般是有着其必然性而发展。在每一个情节中通常都有为数很少的几个事关全局的情节。在这些情节上有可能使事态的演变改道。这样,即使小小的一点机遇,人的一生便可能变好或转坏。生活如此,模仿生活的小说同样如此。
7.写作的各个要素结合得越好,就越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修改自己的作品时要记着这一点。直到你准备宣布自己的作品大功告成的那一刻之前。
作品的情节只能认为是试验性或临时性的。要靠你去再加工定形,直到它表现出你对生活的看法。但因为情节同你创造的人物和情境融为一体,这些要素对情节也有它们自己的要求。修改时必须满足这些要求。
情节的创造可以说是个人身心进入和责任感这种最初意识的延伸。当直觉告诉作者,在他想象中与人物同担风险共患难的时候,他自身正在经历的会是人物接着要面临的遭遇,那他就能以这个直觉来编排情节,提示他所了解的最深刻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