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这本书,所看内容是第六章:如何组织一个讲稿。
看着看着,一不小心就睡过去了。醒来已经晚上10点了。爬起来倒杯水,拿几个花生米吃着赶走睡神,再回头重新看~
以下是本章节重要内容:
01.讲书前要了解的两大原则
1.以书为据,别跑偏
讲任何书都尽量不要夹带“私货”,也就是不能延伸特别多自己的东西,因为这样就背叛了这本书,耽误了听众和读者。
2.讲书是再创作,而不是单纯摘要
讲书的过程一定不是念原稿,也不是删节版原稿。
讲书是再创作的过程,是用自己的语言使它通俗化以便于大家理解的过程,所以可以加入很多创作的东西在里面。
那这一条跟上一条是否矛盾呢。
前面说我们要尊重书,怎么现在又说要创作呢?实际上,不矛盾。
前面说的尊重是指准确地理解这本书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能加一些生活案例,加一些联想的内容。
02.讲书最重要的步骤是构建坡道
作者每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绘制一幅思维导图,绘制的第一笔,把它叫作“坡道”。
建立坡道很难,为此,作者分享自己建立坡道的原则和方法:
1.建坡道的时候,可以用书中最打动人的一个点入手
构建坡道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听众从一开始就重视这本书,让听众觉得这本书有意义。
2.一上来就抓住别人的注意力
一开始要直击主题,把最有价值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讲。
从哪里找到坡道?
有些坡道直接从书里来。
有些坡道是以生活场景代入的。
有些坡道是出其不意的。
有的坡道比较难找,就需要制造一些亮点。
03.选取重要章节,陈述整体结构
1.把坡道讲完
2.接着论述背景
总结书中所要解决问题的背景信息:比如学术讨论的现状,科学进展的阶段。
3.接下来进入正文
对待正文,很重要的原则是,对每一个部分都要给予充分的论证。
4.结尾部分
总结
以上便是本章节重要内容。
第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