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封闭以来,近一百天几乎与舞蹈渐行渐远,并不是不再热爱,只是爱的没有以往那般热忱,仿佛舞蹈从我生命中的必需品,慢慢转化成生活里的附带品。直到今天,我才再次那样真实的感受到舞蹈的温度,原来它从未真的离去,原来它一直在我心理。
我校由于当前疫情的复杂形势,又将面临推迟开学的现状。为了督促和鼓励同学们在家自行练习,同时也为了巩固上一学年的教学成果,学校于今日开展在线云课堂活动,全校师生汇集于小小的屏幕之中,看似那样遥远,实则那样亲近。
经过一天的筹划与准备,今天上午10时30分,第一节云端课堂准时上课。期间久违的音乐,熟悉的身影,亲切的面孔都让我倍加感动。仿佛之前一切的无奈、一切的孤寂、一切的彷徨如同发生在昨天一般,翻之而去,没留下一丝印记。
看着镜头前亲切的师友,听着略显卡顿却熟悉异常的旋律,我仿佛再次置身于明亮的教室内,一遍又一遍,不断重复着刻在心中的基本步,肆意的挥洒汗水,畅快的放生大笑……我忽然发现舞蹈不仅在我的生命中扎了根,而且还发了芽、开了花,可能现在未必是结果的时刻,但是它已然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舞蹈结缘好像根本不需要理由,从小就喜欢看电视的综艺表演,对待歌舞类节目更是尤为关注。上学之后的第二课堂便成为我一天之中最幸福的时光,作为舞蹈课堂上唯一的男同学,我不仅没有一丝窘迫,反而努力成为每一届校园文化节上的新星。从军之后原以为规整严明的部队生活会让我与舞蹈搭不上边界,可没想到我竟通过舞蹈、文艺等方式,先后经历了报道员、文艺骨干、通信员、文书、工勤人员的岗位锻炼,使我思想愈发充盈的同时,也使我的军旅生涯更加多姿多彩。我的第一份工作与舞蹈相关、我的第一次离职与舞蹈相关、我的第一次应聘还是与舞蹈相关,无论是入职还是离职、无论是辞职还是聘职,一切的一切都与舞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身上,舞蹈不再只是一门学科、一种技艺、一类职业或是一条道路,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有用的或是无用的,无论是创收的还是消费的,它终将与我同在。
曾经的我只想把舞蹈作为单纯的爱好,因为没有名利的喜欢才能更持久、才能更保鲜。后来舞蹈成为我证明自己价值的利器,在功房里、在舞台前、在赛场上,舞蹈成为我披荆斩棘的利剑,舞蹈成为我并肩作战的队友。而今,可能我已对生活有了别样的考虑,现实的风终将吹破梦幻的泡沫,我也将工作,我也要生活,我也将更加的趋于平淡、感受平凡,但这一切都不会影响舞蹈与我结下的不解之缘。
也许我还会做一份有关于舞蹈的职业,也许我将会从赛场转向训练场,从舞台走向讲台,也许即使进入花甲之年,我依然会用最“灵便”的脚步和最“动感”的律动,成为某广场或者某公园里,最时髦的老头。
记得金星老师曾在一档舞蹈类节目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舞蹈永远不曾离开,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你转过身来,舞蹈永远都会守护在你身边。”
最近傍晚总爱去广场散散步,看到广场上此起彼伏的文化活动,心中感慨颇多。最吸睛也是最容易让人驻足的当属广场舞,有鬼步舞、有吉特巴、有交谊舞,当然还少不了社会摇。不禁感慨广场之所以能成为大众最喜欢的聚集场所,原因之一便是它的包容与接纳。它接受一切看似并不相关的文化同存,因此才让它愈发的全面、精彩。
其实作为生活中的个体,我们不也是一样的道理么?20岁我们永远强调的都是独立、个性,就连所谓的平等都是基于个人的基础之上。所以20岁是我们不断追寻,永远探索的年纪。到了而立之年,我们开始学会理解,我们试着学会放下,我们开始尝试接纳他人、我们试着学会不再纠结自己。所以30岁的我们开始建立家庭、开始稳固社交、开始培养子女,我们建立更稳固的生活,感受更常态的生命。
在我们漫长的生命中,还有许多未知的人或事等待我们发掘、认知、接纳、吸收、剥离、摒弃。庆幸的是舞蹈出现在我最炽烈、最单纯、最无所顾忌的年纪,相信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陆续结识更多的“伙伴”——运动、写作、音乐……舞蹈教会我怎样去发现生活,教会我怎样去创造生活,我一样会延续爱它的方式去善待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孤芳自赏亦是一种怅然的境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常怀宽阔的胸襟与广远的视角,定会发现生活未及的美好。
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 .
So you think , You can do everything!
愿你的未来,诚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