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缝隙,阳光才会照进来”。
第一次看见这句话的时候,是在图书馆翻阅《活着,就很伟大》这本书的时候。看见这句时,久久不能忘怀,当时的我思绪万千。似乎能理解作者一二。
作者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童年的成长和经历在他的生命中上了五十度灰。整个生命是没有张力和色彩的。这也奠定了作者最终走向抑郁症甚至自杀的路径。
曾经的我,很难相信一个人会自杀。随着年岁的增长,慢慢地品尝过人间的苦与甜之后,似乎对于这些自杀者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当然,我是完全反对这种方式的。
作者后来经过心理治疗,也最终走向了正规。回过头再来审视这一段旅程,他很感激这样的经历。这让他认识到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有了这句经典的语录:“人生有缝隙,阳光才会照进来”。
也许,只有经历,才会懂得。只有体会过,才有发言权。
完美的人生,可能只会出现在想象的世界里。
但凡有一些成就的生命个体,大多都是经历几番波折和惨痛的历练,才能塑造一颗坚强的心。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著名的《自卑与超越》里,首次用科学的眼光提出来一个概念,有残缺的人,更有可能在其他方面获得非凡的成就。
这也应证了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谈到的观点: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虽然一古一今,但大抵相同。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也!
每一段生命里,都充斥着喜悦和悲伤。似乎是阴阳的两面。当一面的增加同时必然会带来另外一面的减少。
易经曰:否极泰来。理一也!
因此,若你也有不顺心的时候,回头想想你如意之时。生命的多彩正是五味的杂陈组合才形成了世间的百态。得意之时,也要心平气和。你要知道,所有的结果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是万缘合和而形成的当下。
佛经上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着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说来大抵如此。外在的变幻莫测,内因始终如一。
并不是要我们变得消极和沉沦。也许只有明了个中真趣味,才能更加专注地体悟生命中的绚烂与多姿。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当下的每一知情意。
如果你也陷入了迷茫中,或者说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不要太忧伤,一切都会有过去的时候。
也许此刻的阻力正如黎明前的黑暗一般,扰乱你的视听。
也许真正等待你的,是一份让你措手不及的惊喜!
人生有缝隙,阳光才会照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