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是一个特善良胆小的人,和我敢说敢做的性格不同。但小时候她却是胆大的,好像天不怕地不怕,还敢抓蛇玩。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上中学以后就变了,婚后更是贤妻良母,绝不会惹事生非。
朋友的儿子我叫侄儿,小侄儿有一同学,据说经常欺负别人,就像一个小霸王。偏他是一个戏精,每次总是恶人先告状,而且比挨打的人还哭得伤心欲绝,经常蒙蔽了老师和他父母的双眼。在老师和父母面前表现的都是乖巧懂事,在同学面前却是暴力和不容反对。说起来这个孩子我是见过的,去年侄儿十岁生日,邀请了关系好的同学一起吃饭,这其中就有他。我当时还问朋友,不是说这个孩子经常打人吗?怎么请他来了?朋友说是他自己要来的,反正少一个多一个也没关系。
席间我还特意和他说话,问他干嘛这么黑?他说练足球晒的。难怪了,虽然个子不出众,但体能比同学们要好很多,一般的孩子还真打不过他。后来我说你那么厉害,千万不要欺负同学,要团结友爱。嗯嗯,他答应得挺爽快的!不想饭后回到我朋友家里吃蛋糕,他就打了另一个同学,可惜人家的奶奶也在的,怎容你欺负她的乖孙,当场把他骂得哑口无言,还说再有下次一定告诉老师和他父母。
事后我问朋友,他欺负过侄儿吗?她说欺负过啊,还不止一次,但想到就是打几拳,没有大的问题,也就没和他计较。
前几天他画了一张画,并要求侄儿在上面写字,内容就是打死他的班主任。这画最终落到班主任手里,这下必须得请家长了!其实这班主任真的是非常尽责的一个人,几乎每天都是全校最后离开的一个,缺点就是脾气不太好。中午,我朋友和她老公被叫去训了一顿,他的妈妈理所应当也在场了。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妈妈还在为他辩解,意思他儿子很乖巧懂事,不会做这种事。为此她比我朋友多享受了一个半小时的面对面谈心。
中午回家,他必是被妈妈批评了一通。下午课间休息,他就追着我侄儿打,说侄儿出卖了他。因为是在教室人多,所以没怎么打到。放学回家路上,他不服气的继续追着打我侄儿。同行的同学也不敢帮忙,只能旁观,最后侄儿躲避时狠狠摔了一跤,右手肘关节严重搓伤,右腿膝盖下面都红肿了,他这才满意的离去。
一起的同学把侄儿送回家,朋友又气又恼,先赶紧处理伤口,还好都是皮外伤。然后确认是他做的,同行的同学说愿意作证,问同学为何不劝解时,说怕挨打!朋友随后给他妈妈打电话说他打人的事,开始他妈妈信誓旦旦保证不是她儿子做的,并说中午已经警告他儿子不许找侄儿麻烦!无奈,朋友最后说你可以找某某同学求证,这同学全程都在,他可以作证。应该是她最终找了那个同学问了事情的缘由,带着儿子到我朋友家赔礼道歉,朋友想既然人家已经道歉,也没必要为难,也没去医院包扎什么的。这事儿也就算完了。
偏偏晚饭后我打电话叫朋友出来一起散步,她就和我说起了这事,我说怎么能就这么算了?又不是第一次打人!而且这么小就会打击报复了?再说先犯错误的还是他,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应该把下午他打侄儿的事情告诉班主任,他们还要同学一年,指不定还要欺负侄儿多少次呢!朋友坚决不同意,说中午他才请了家长,班主任很生气,如果再告他,影响不好!我真的无语:也就因为你们这种凡事都觉得不好得的人,才助长了他这么多年随意打人的恶习。千万不能纵容他了,说不定以后还犯大错,应该给他点教训!我拿过她的手机给班主任编辑了一条信息发过去,大意就是他下午放学后报复了我侄儿,为了避免发生后续事件,应该让老师知情。
第二天,我特意给朋友打电话,叫她这几天去接侄儿放学,以免再生事端。结果下午朋友惊慌失措的给我打电话:“不好了,他被停学了,今天都没上课,老师叫他在家等候学校处理!”我说你慌什么,怎么处理他是老师的事情,你只是把真实情况告诉老师而已。他现在还小,受到应有的处罚有助于他纠正错误,放任自流才是害他!
吃晚饭时和小棉袄讨论此事,不料她直接说:“给老师说什么?他什么时候上学,我直接在放学路上揍他一顿,让他长点记性!这种熊孩子就是欠收拾!”
我目瞪口呆的望着她:“你怎么这么暴力?”
“你根本不懂,对付有的人就只有以暴制暴最简单!直接!管用!像他们这种人就是欺软怕硬的主。读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男生就老欺负人,然后我和另外几个同学在学校外的巷子里狠狠揍了他一顿,从此他再不欺负别人了。”
“啊,我怎么从没听你说过?每次打电话问你有没有事,你都说很好,没事!”
“这种小事那用得着给你说,自己就能解决啊!”
我觉得自己失职了,一直以为尽到了母亲的职责,却不知道小棉袄小时候居然也面对过校园暴力。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孩子的动态掌握不够,庆幸的是她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熊孩子用脑子解决了问题!知道借力打力,从此班上太平!
对于侄子这件事,我认为告诉老师应该是没错的,不到万不得已,我还是不主张以暴制暴。希望皮哥丑弟以后不要求助于小棉袄,不然真不知道她会怎么保护弟弟们。希望熊孩子越来越少,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