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传统意义上对教育的重视主要是针对孩子,成人基本上都在吃老本,多少人一年连一本书都不看,就别提什么自我教育了。
2017年,突然,知识付费来了。成年人突然“觉醒”了,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几千万成年人加入了自我教育的洪流之中。然而,置身于这股洪流之中,这么多人是真正得到提升了,还是花钱买到了更多焦虑,或者是纯粹是为了买到一批批精神的安慰剂?
我本人也是知识付费者之一,我在罗振宇的得到App上买了三个专栏,花了600块钱。事实证明,我还是太高估我自己的勤奋了,绝大部分内容我都没有去听。我不能否认这些得到专栏的价值,但我要反思这种“消费即学习”的行为方式背后的原因。
我相信,如我买了之后就束之高阁的人,绝不在少数。比如我订阅的一个专栏,订阅人数达到6万+,但是最近每日更新的收听人数只有区区五六千人,也就是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在持续“学习”,另外十分之九的人是“买了就等于学了”。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趋势,那就是越是早前的节目收听的人数越多,越是往后的节目收听的人数越少,有没有发现这个规律太像办健身卡的人去健身房的规律了——虎头蛇尾。可见健身房年卡Vs次卡,办哪个更划算。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2017年这一年成为了知识付费的元年,为什么这一年突然这么多人会为知识付费?
一股潮流的到来,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也不能忽视著名人物的作用。可以说,这两者是知识付费元年到来的肱骨之臣。
过去能看多远,未来就能看多远。我们说远一点,看得会更清楚一些。人类的祖先从非洲肯尼亚花了几百万年的时间迁徙到世界各个大陆,最终占领了所有的大陆。古代的王朝和帝国,共同的理想就是占领更多的土地,统治更多的人口。所有的宗教都想尽可能扩大自己的传播范围,甚至不惜发动宗教战争。进入工业时代,火车、轮船、飞机这些工具将地理隔绝打通。互联网的出现,又让所有的人能够瞬间建立起连接,让地球变成一个村庄。有没有发现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规律,就是让人们的连接更紧密,沟通更方便,碰撞更激烈。
截至目前,互联网和城市化让这一趋势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当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进来聚集在一起,彼此又很容易就能建立联系时,带来的副产品就是,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在加大,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还要明白,人也在和机器竞争生产空间。这种趋势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人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焦虑、恐惧高得史无前例。
如果在这个时代,你感觉不到焦虑和恐惧那就是心理不健康。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所说:“焦虑是人类面对威胁,希望创造自我的正常状态。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焦虑的人才是真的健康、感觉到时代脉搏的人。”
现在这个地球上最不缺的就是想着改变世界的人、想颠覆传统的人,他们的数量应该是地球历史上最多的,技术的发展也为这些人提供了条件。这些人不断用实际行动在加速世界的变化,同时也在增加别人的焦虑和恐惧。
如果说这些实干家是用实际行动在增加人们的焦虑和恐惧,那么像罗振宇这些知识付费的布道者就是不断在用语言告知和放大焦虑和恐惧。他们不断告诉你,“何以解忧,唯有学习”。如果不学习就要变成像《未来简史》里说的“无用阶层”,无视《盗火》中所提到的新型学习工具的作用,不更新你学习的方法,你将来连饭碗都找不到。
这是善意的提醒,也是善意的恐吓。因为商人知道,与善意的说教相比,人们更容易因为恐惧而支付成本。千万大军突然发现自己有了“学习”的强烈需求,一天不学习就感觉自己被别人甩在了后面。知识付费在这些布道者的预言中就这么自我实现了。
当然,知识付费如果只凭布道者“恐吓”,而缺乏技术的支持也是不会实现的。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两个基本因素:时间和钱。智商因素可以不考虑,爱学习的人都自认为自己的智商没毛病。成年人有的只是碎片时间,智能手机更是让碎片变得更碎了。还有就是钱,买书、上培训班、上商学院动辄几百上千,甚至几十万,因此传统的成人教育只适合少数有钱有闲的精英人士。
但是移动互联网来了,布道者说你没有时间,好我就利用你的碎片时间,每天给你播一段10分钟音频,带着耳机做车、走路都可以听吧。你说你没有钱,布道者说我这里给你找的都是名人大家,内容都给你选好了,一年只需要200块钱就能学到原来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课程,你来不来。
我当然来了,而且上千万的人都来了,而且是带着人民币和渴求的心来了。当移动互联网和知识绑定在一起的时候,知识付费迎来了大爆发,让一部分知识分子先富了起来。在此,一定要肯定这些平台和布道者在知识传播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应该获得高额的奖赏和回报。但是洪流袭来,泥沙俱下,很多名不副实浑水摸鱼的“猪老师”也跟着风口被吹了起来。
苏格拉底对他的弟子说,他是一个“无知”的人。为了解释这句话,他分别画了一个大圆圈,一个小圆圈。他对弟子说,圆圈内代表我们已知的部分,圆圈外是我们未知的部分。那个大圆圈是我的知识,那个小圆圈是你们的知识。直观上看,我的知识比你的知识多。但是,圆圈越大,它的周长所接触到的外围未知部分也就越多,也就是说,知识越多的人就是“无知”越多的人。
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当这些知识付费平台供给的知识越多,学习的人会发现自己更无知,他们越学习越焦虑。为了缓解这种新增的焦虑,绝大部分人的做法就是订阅更多的专栏,听更多的内容。这不就陷入一个越学习越焦虑的死循环中了吗?我的一个同事就定了6个专栏,加上其他的课程在得到上花了将近2000块。
最近得到上线的《每天听一本书》,一年只要365块钱,每天有专家为你解读一本书。这个是付费专栏的另一种延伸,又一次以书为依托增大了知识的供应量。谁是这个“学习陷阱”循环里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这些知识付费平台了。
我还担心另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些为知识付费的人是真正学到了知识了,还是一撮撮被割的韭菜。用罗胖节目的话说,什么是学习的本质,那就是不断重复地去做自己不会的事情。每天通过10多分钟的视频或者语音这种方式去学习知识,我们是真的在学习知识,还是在听知识相声。
要知道,音频和视频这种讲课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将讲课搬到了互联网上。它们与线下最大的不同是,不会给你反应时间。无论你是否听懂或听不懂,声音是不会停下来的,也就是说听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如果真正的学习是学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那么凭什么不思考和回味你就能掌握。更何况听两遍以上的人本来就不多,更别说听三遍以上了。
每天早上我都会打开得到听听罗胖的每日更新和订阅专栏,边听边洗脸刷牙,很享受这个过程,但是我发现最终我能记住的基本上都是我在其他地方曾经看到过或听说过的内容,或者是我最近在思考的内容,其他内容我并没有记住。如果没有准备或者积累相关知识,或者多听几遍和做练习,我可以肯定我们听音频多数情况下就像听郭德纲的相声一样,是在用知识相声的安慰剂在给自己的焦虑的灵魂做抚慰按摩,告诉自己是在努力学习。
知识付费这些平台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但是“消费绝不是学习”。回归学习本身,去重复做你不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