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小朋友一起呆在他的房间里,他用平板看斑马英语,我在他彭边看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的时候我在谈些什么》,因为之前已经看过一大部分,所以很快,在元宝还没看完斑马英语时,我就已经把全书完结了。
看完后,坐在沙发上,看着这个场景,似乎正是我所希望的:在晚饭后,陪着孩子一起,相互依偎着坐在沙发上,一个一本书,安静的看着,有落地灯投来温暖的光。
但是显然想象过于美好,现实是,他趴着,我圈着,没有落地灯,只有一地的玩具,我看书,他看平板,相互不打扰而已。但是,难得他不拉着我陪他看,有时间看自己的书,我已经很满足了。
这本书是村上春树在2007年就完成了的,那时我还没有大学毕业,在完成这本书时,他已经跑了二十多年马拉松,虽然给自己的规定是每年一次,但是也会出现为刷成绩多次的跑,原来,我落后了这么多年。
他的一生的轨迹被很多人知晓,先经营一家餐厅,喜欢写小说,在餐厅营业结束后写小说至凌晨,三十岁时决定全职写小说,在写小说中觉得自己需要强健的身体开始跑步,而后参与马拉松,在雅典沿着古跑道跑了第一个四十二公里,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决定每年跑一次马拉松,在不同的地方跑,雅典、纽约、伦敦、夏威夷瓦胡、火奴鲁鲁,参与超级马拉松,用11-12小时完成100km的路程,参与铁人三项,并为此训练游泳和自行车,也会为了刷成绩多次参与。
书中体现了他作为跑者,从跑步中收获了许多的快乐,同时也有很多自己经历中的跑步之苦,从33岁决定开始跑步,到20多年后开始认同自己老了,但依然要继续跑下去,从跑步中的收获,快乐和痛苦并存,就像他说,跑到最后时,真的不想再跑了,但是因为自己的目标、因为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所以还要坚持跑下去。
他为自己决定了跑马的三个目标:坚持、不停下脚步、到达终点。在艰难时不关注也还要跑多远,只关注眼前的3米处,跑完这个3米再开始下个3米,这些都是给予想我这样的新跑者一些很好的建议。
不只是喜欢他的生活态度,他的文字也很温和,没有长篇大论的励志言论,就像一个老朋友在你身边娓娓道来,平淡却充满力量,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先生的书,给我的感觉和连岳一样,把大道理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所有人都看得懂,读起来轻快明朗,会忍不住一下子看完的感觉。
因为我在年初确定了跑半马的目标,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估计是不能完成了,如果折半,我希望在12月结束前,可以挑战一次半马的一半,跑11km,我想可以定在12.28日,一个周六的下午来完成这个目标,那么,在此之前的12月,像先生一样准备训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