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笛与清明风物——写在清明节之后

三天小假,两地奔波,漫漫旅途遥望故乡与往事,简短为文,忆风物,怀故人

一、柳笛

很多年前,老家的院子前面是一个大大的打谷场,打谷场和院子之间是一条窄窄的乡村小巷,小巷靠近院子的一边,父亲沿墙种了一排柳树。

那是一种据说叶子可以食用的甜柳。至于是不是这样,我没有亲身体验过,但记忆中似乎确实有人在春天采了柳树的嫩芽,用水和了玉米粉或白面放在篦子上蒸了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种柳枝不会像垂柳那样柔软的枝条长长的垂下,但在毛茸茸的淡黄柳花长出之前能够做柳笛是千真万确的。

将枝条从树上用镰刀削下来,找一段没有节疤的,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反向均匀用力,不几下,就能将柳皮与皮下的木质枝杆分开。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一端将白色布满粘液的木质枝杆抽出来,柳皮成为中空的圆筒,在圆筒的一端用指甲轻轻将表面老皮刮掉,含在嘴里,稍微用力就能吹出不同的声响。一般细长的柳笛声音悠长而清脆;短粗的,声音则低沉短促。

悠扬婉转的柳笛是我童年春风里最悠闲的记忆。我们吹着柳笛行走在点缀了各色春花的田野上,给家里刚孵出的小鸡小鸭挖野菜,给吃了一冬干草的牛羊折旁逸斜出给主干争夺养分的树枝。

我们在尚未齐膝的麦田里,在含苞未放的油菜地里,在长满野菜尚未耕种的“春地”里……寻找往年夏日被丢弃的果核长出的小苗,然后小心翼翼的带土移植到自家院子向阳的墙角下,用砖石瓦片和枯树枝小心的围起来,防止牛羊和鸡鸭的觊觎。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天早上醒来、中午晚上放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小苗是否长有新的变化。尽管一直悉心呵护,但是那些来自田野的小苗却很少能够长大,不是被鸡鸭牛羊吃掉,就是不明原因的枯死。

那种伤心尽管短暂,但似乎基本每年都要经历,直到小学读了一半,童年的心思被收回到学校与书本之上,这样的快乐与愁思才逐渐淡去,直至成为一抹关于童年的记忆。

柳笛声中,春雨断断续续的来了,清明节也来了。“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每年清明,家家户户都将折下的柳枝插在自家院子大门口土墙的两边,插在每一个房子的门口、窗边、灶台上,插在装满清水的空酒瓶放在房间桌子上,甚至插在床头墙缝里,目光所及之处,里里外外都是葱葱的绿色,让人在睡梦里都充满了希望,以此驱赶残留在生活和记忆中关于冬日的枯燥和乏味。

有时候在插柳的同时也会折几枝杏花或桃花,插在装满清水的空酒瓶里,其前提是得到大人们的允许,否则是要被训斥甚至打屁股的。一朵花一颗果,乡村最懂得成长和收获的艰辛因此最不能容忍一切对于果实的伤害和糟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后来,老家院子前面的打谷场成了一座座整齐的院落,院子前面和村子中原本随处可见的柳树不知何时已不见踪影。

清明插柳的风俗渐渐被人忘记,只在记忆深处随着呜呜呀呀的柳笛偶尔想起。那些原本散落在田间地头的杏树、桃树等还在,只是走进了日益整洁但稍显空旷的一座座农家院子,少有牛羊鸡鸭的觊觎,它们安静的在墙角、在窗前、在水井边、在失去往日繁忙的乡村四月,略显寂寞的灼灼其华,在一些人的梦里花开花落。

二、清明风物

清明是春天里极为重要的节日。这一天无论天气如何,村子里所有人都会走出家门到村外的坟地上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除去坟头周围的杂草,添一抔新土。告诉自己的后人他们与黄土之下一个个先人的关系,防止无情的岁月无情的消弥了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

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离家的游子要回老家。按照风俗若远游的人在清明节这天不能回家,且家中已无至亲,就要在夜晚选择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面对家乡的方向烧一些纸钱,以告慰逝去的亲人,同时遥寄内心的乡土之思,纠结之情。

这个风俗常常让我想起故乡的一些人和他们的故事,一个是我的远房的堂哥,还有就是我的远房伯伯。

那个哥哥的父亲是我爸爸尚未出服的叔伯兄弟,在他成年之后尚未成家之时已逝世。堂哥个头不高,但身材匀称,形象气质俱佳,且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写得一手好字。

中学毕业后因家境困难没有继续升学,借助一个偶然的机会依靠自己的实力进入了当时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县广播电台。工作时间不长,出于年轻人的爱美之心,某次公休回家借了一个同事的新军大衣,回去之后被同事以此诬告,最终被黯然辞退。

也许是受此打击,不久之后他便将年迈的母亲交给两个姐姐照顾,自己带着年幼的弟弟外出闯荡。依靠自己的聪明并借助90年代的时代机遇,后来兄弟俩都在外地安家并有了一番安身立命的事业。

此后,低调但充满实力的衣锦还乡着实出了年少时郁结于胸的一口闷气。哥哥在后来的时代变化中因没有刹住自己的心性,有过几次婚姻但直至在失意中客逝他乡子女都未在身边。

逝前不久他最后一次还乡,还念念不忘收回早年被他人名为租实则占的老宅。面对他的落魄,当年他春风得意时那些环绕周围、称兄道弟、把酒言欢的锦上添花者,无不视而不见,甚至拒而远之。最终是我爸爸和他的两位姐姐为他提供了在家乡短暂停留间的食宿,并由我爸爸承担了他最后一次离乡的路费。

堂伯兄弟二人,和堂哥的父亲是至亲叔伯兄弟。解放战争快结束的时候,尚未成年的他们随父母逃荒到豫东的一个小城,靠在火车站摆摊卖水维持全家的生活。

解放后就地落户,成家生子,几个孩子也都争气,无论上班还是经商都做的有声有色。我上小学时两位堂伯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其中大堂伯的一条腿因为年轻过度操劳还有小小的残疾。

每年清明以及春节前祭扫的日子爸爸都会代他们祭扫,但即便如此,在我记忆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年清明节他们还都坚持回来。有时候是孩子开车,有时候就是兄弟二人乘坐客车。即便孩子们开车他们也是到了村口就下车徒步进村,和遇到的每一个认识的人打招呼。这样的祭扫一半是慎终追远的肃穆仪式,更多的则是游子归乡的温馨小聚。

《诗经 .采薇》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转瞬即逝的光阴中我们和无数的人、事擦肩而过,不再重逢,只在匆匆而过的每一个时间节点想起他们,想起与之相关的无尽往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71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8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207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5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50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3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8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3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5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8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7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3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98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9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