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递上去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待。对于像王睿奇这样没有啥社会背景的人来说,这个过程相当煎熬。虽说北京早就实行划片就近入学了,但对于有关系的人来说,这都不叫事儿。就像陈亮家的孩子,因为他干哥哥就职于东城区的一所重点小学,人家提前准备,早早就把孩子办进了那所学校。还有一个邻居,他爸爸之前是石景山区区长的司机,那关系更硬,直接一句话就把孩子安排进了石景山的一所知名小学。有一个做记者的邻居,社会背景稍微差点儿,但他家有两所房子。一个在宋家庄地铁站附近,另一个自然就是王睿奇他们所在的小区。在这些邻居眼里,丰台区在北京属于教育洼地,没啥好学校。如果想让孩子进一所理想的学校,家长那就必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这个邻居提前一年就开始兜售宋家庄的房子,因为他中意的学校在陶然亭附近,那个学校口碑不错,离家距离也不是特别远。但想让孩子在那个地方就读,对于他来说,就必须在学校附近买房,然后再把家里的户口迁过去。他手里没那么多钱,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宋家庄的房子卖掉,然后在陶然亭附近购买学区房。于是他毫不犹豫卖掉了宋家庄的一居室,在陶然亭买了个小平房。这个平房有多小?也就十来个平米,进门就看到一个桌子一张床,旁边还有一个仅能容下一个人的卫生间,此外还隔出个厨房。估计之前是个大开间,厨房厕所都是后来自己整出来的。但这个地方位置好啊,二环里,又是学区房。如果从居住的角度考虑,谁会买这个房子呀。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凡在这儿买房的,无不是冲着孩子上学去的。所以也就像击鼓传花一样,上一家孩子小学毕业了,再卖给下一个想入学的家庭。当他看着自己好端端一个标准一居室变成了小窝棚,他不禁摇头苦笑,谁让自己对学区房心心念念呢。
在煎熬中等了十来天,终于等到了资料审核通过的消息。这下可让王睿奇两口子心里乐开了花,至少橙子有学上了,只不过离家远近而已。社区审核通过之后,让他们两口子没想到的是,这只是第一步而已,叫预审核,并不是真正的审核。这一关过了之后,你才有真正的审核资格。他事后得知,这一关真的审掉了不少人。
到了真正审核的时候,王睿奇一家三口七点钟就来到指定地方。上次是在社区居委会那儿交材料预审,这次却是在街道正式审核,所以地方比上次大了很多。通知是8:30到,即使他们提前了一个半小时,可到地方一看,我的天呐,这儿已经是人山人海。你觉着你来的早,可总有人比你来的更早。大家按照到达的时间顺序排队,但总有一些人想耍小聪明,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插队。如果你碰到比较怂的,插就插吧,自己无非就是稍微晚一点儿而已。如果碰到了比较刚的人,那就可能要出事儿了。这不,离王睿奇他们不远的位置,有两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仔细听过后才知道,原来是有一家来的比较晚,他们又不想排在后面,于是就在靠前的位置找个地方停了下来。哪知后面是一个比较刚的人,立马问他,“刚才我前面不是你啊,你怎么现在站我前面啊?”,“我来的早,那时候你还没来呢,刚才我去外面接老婆孩子去了”,“那你刚才在谁前面啊?”,“我哪儿记得在谁前面,反正我就在这儿”,“耍混蛋是不是?大家都在排队,就你好意思插队,滚,后面排着去”。那人一看,如果自己到后面去,不但办的会比较晚,而且还丢了人。晚不晚事儿小,丢面子事儿大啊。嘿,你看,他咋就不想自己来的晚呢。一个刚,一个要面儿,这不就呛呛起来了。好在两个人最后只是动动嘴,没有动手,要不然事儿可就大了。之所以没动手,一是因为保安看到情况很快就过来了,院外不是还有警车和警察嘛,他们多少有些忌惮。再有就是家人也没有火上浇油,而是进行了劝阻,大概理亏的那一方也知道发生冲突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好处。于是插队的人最后只得悻悻的往后走去,虽然嘴里说着不服的话,给自己找着面子。
这一次需要交的材料其实和上次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份儿由居委会盖章的预审确认单。虽然排队的人多,但好在王睿奇他们来的比较早,上午总算把材料交了上去。接下来,又是等待的煎熬。好在最后结果还好,又过了大约两周,王睿奇通过网络查到了审核正式通过的消息。谢天谢地,接下来,就看运气了,但愿橙子能顺利入学隔壁小区的学校,这样以后六年大人孩子都少受些罪。如果不幸被分到离家远的地方,碰到阴天下雨可就遭罪了。至于能否如愿,那就只能交给上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