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定要重视你的热情
就像栗原晴美老师凭着对料理的热爱,“一根筋式”的想要研究出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做出来的美味佳肴一样。
虽然她并没有专业的学过料理,其实只是一个家庭主妇,但她在自己过往的经验中不断的去构思、去实践那些能让她充满喜悦的菜谱,经过不懈努力 最后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料理家~
斯坦福教授朱棣文说过:当你开始生活的新阶段时,请跟随你的热情。
所以伙伴们,从现在开始一定要重视你所拥有的热情!
如果你还没有,那就去找吧,找不到就别罢休~生命太短暂我们不能空手走过,毕竟对某样东西倾注全部的深情是成事的必要条件。
乔布斯也说过,“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这是一条适合于对待工作和爱人的信条。”
在我们的人生中工作将会占据很大一部分(已经在工作的伙伴应该能体会到),而想要不丧失自己原本的初心,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你所做的事保持热情~
2.设置一个最后期限——高效完成任务的秘诀之一
栗原老师每天从五点起床后会做很多的家务。她享受做家务这个过程的秘诀是什么呢?
在纪录片里有介绍道:
首先栗原老师会一口气将繁重的家务全做完。而其秘诀在于洗衣机的定时器~
比如她将洗衣机定时器先定为15分钟,接着她就会迅速地去做自己每天的家务。
这时她心中的对手就是那洗衣机的定时器。如果能赶在定时器响之前做完事情,就算是她的胜利~然后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
这个定时器其实就像是栗原老师的一个deadline。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我们在做某件事时自己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最后期限deadline。
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了任务,
一是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一种满足感亦或成就感,会变得情绪高涨更加积极的工作~
二是可以让时间颗粒度变小,提高时间利用率。
这就像你要求自己一小时做完一张试卷和一天做完一张试卷,二者效率是截然不同的。
3.成功在于不断的尝试
栗原老师所追求的菜谱是能:「有100个人做的话,这100个人都能做得好吃。」
这个信念听上去似乎很容易,但实际上代表的含义却不简单。
纪录片里栗原老师的行动让我们认识到了每一个菜谱,每一道菜式的背后,都是料理师们经过不断的反复调试和推敲得来的~
比如这道菜到底是几勺盐,几克糖,加入时机是什么;或是用多少油,火候如何把控;亦或是用什么锅会更好等等...
于是就是通过这样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尝试,一个菜谱才诞生了~
4.在每件小事中发现幸福
我们都知道,事实上生活中并不是一直充满着快乐的,怎么可能一直有那么多好事呢?但也正因如此,我们要学会从小事中体会幸福~
不必一直期待能获得巨大的幸福。
就像栗原老师说的:“在品尝美味佳肴,以及遇到很好的事情时自然会感到幸福。但即使没遇到这些好事,也要从生活中发现幸福,我觉得这才是生活之道。”
「普通的生活才是最宝贵的生活。」
但往往很多人为了去追求其他的东西从而忽视了这些,所以总是意识不到这点~
5.不要怕失去,想要就大胆的去自己实现
栗原老师在给人气杂志社提供稿件的过程中,渐渐发现自己对排满烹饪步骤的杂志版面上没有丝毫烹饪乐趣。
因为不是自己想要的前方,于是她对人气杂志社停止提供稿件,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将料理呈现给大家,创办了一本自己亲自参与编辑的杂志~
这让我想到在刘媛媛写的《精准努力》这本书里,有一章名叫“你拥有的那些 正在毁掉你”,仔细想想的确是这样啊,
因为不敢抛弃和害怕失去现在拥有的稳定,所以尽管自己不满意现状,也不敢去争取自己想要的。
有时候就是因为给了自己太多的退路,才无法逼出自己的潜能,不能尽全力去大胆实现。so如果知道想要什么,就不要管有没有退路了,反正,总会有退路的~
最后分享一段对话:
——记者:“什么是专家?”
——栗原晴美:“我不觉得自己是专家,只不过我会比所有人都更享受的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我想要努力坚持下去。”
【来源于公众号:破译成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