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是由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所写,题目是《教育的力量,首先是让人成为人》,这让我想到了最近读的书《教育的目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教师的建议》,这三本书中,作者引领教师看到了真正的教育,就像朱永新教授所说教育是有方向的,好的教育能够帮助人更好的成长,而糟糕的教育其实不仅没有力量,反而会带来负能量。三位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老师做的却是极为相似的事情,特别是雷夫艾斯奎斯和苏霍姆林斯基,身处中小学阶段,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第一章中,作者提到12岁前学生接受的教育对自己的人生有重要的影响,那么这一阶段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以学习知识为手段,以学校为场所,在集体中学会与人相处,学校是一个迷你型的社会,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在中小学的时期养成的。
真正的教育会使人感到幸福,幸福和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有关,一个人是否能够真正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是否能够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这决定了他是否有“人性”。任正非接受采访时说:“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身为小学教师的我责任重大,我们应该明白,教育怎么样才能有力量?教育要有人性,教育要尊重人,教育要让人成为一个有理性、有良知、有道德感、有理想、有追求、有生命激情、过不断成长的人,这才是我们最好的教育。
只有真正理解了我们为什么要做教育之后,我们才会明白怎么去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