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做母亲的给我们说道:“儿子4岁了,想让他做点什么,总被他当作没听见一样。”
“我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喝太多肥宅水了,像有多动症一样。”
“上课总是不专心,动不动就和其它同学说悄悄话,老师都给我反馈很多次了。”
我们都想要孩子有良好的专注力,毕竟,这是高效学习的基础。有不少孩子,写作业总喜欢左顾右盼,时常要我们在旁监督着。久而久之,作为父母的我们耐心也会被损耗,最后只能责骂孩子。
但是,当你在责骂孩子的时候,有否考虑过——他,为什么会如此?
如果你深入思考了,将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孩子的专注力,也许是被你破坏的。
首先,我们说说成长环境方面吧。
仔细留意孩子,会发现,他们从出生那刻就开始很专注的观察周边,留心听来自妈妈的温言细语。看到好奇的事物,还会聚精会神地研究。
比如我那位1岁多的宝宝,看到阿姨的眼镜,就会忍不住想要拿来把玩,更小的时候还会塞进嘴里感受一下。
跟孩子朝夕相处的人也会影响到孩子的专注力。
比如孩子喜欢玩泥沙,他会很认真的挖或者填埋,也会捡起细碎的石头或堆起小山,这时候你过去问他渴不渴、累不累,还指导他该怎么玩,无疑是在打乱他的节奏。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哪怕他玩得再“笨”,你也不应该去打扰他的“创作”,父母的干扰只会让孩子更加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变得不知所措。
我们强调亲子间要有参与感,但如果孩子专注于某样事物时,长期干扰,先不说游戏畅快感没了,连注意力也被分散了。
总想着帮孩子解决困难,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屡次叮嘱、纠正或指责,这都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提升。
平时早起的我负责做早餐和带去公司的午饭,做饭的时候,1岁多的儿子总喜欢过来帮忙(其实他是想玩一下),给点菜叶,端个高凳子让他站着在水池边自己玩。在这个过程中,他用了筛子,勺子,拧拧水龙头,洗好了一些就帮我放篮子里。虽然每次又倒进去重新洗,但我从不强迫他。
湿了身,给他换衣服,孩子享受到的是专注玩耍的乐趣。
我们有些家长会抓着孩子的手,手把手教孩子如何洗菜,如何洗的干净。但别忘了,你给的那几科菜叶初衷是为了让他玩的,这并不是工作,不是追求效益或指标或什么目的。纯粹,这是孩子自己的玩耍时间,他享受到是这个过程。
当我听到孩子把菜叶从篮子里倒进池子里,发出“哇哦”的欢呼声之后,心里再无奈,也是蛮高兴的。我很庆幸我没有强制阻止他的专注“创作”。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专注力却不如以前,这是为何呢?甚至说专注力比其他孩子都差呢?
有部分原因,是家庭环境。假如孩子出生以来就一直频繁接触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电视等等),慢慢的,专注力就会被这些电子屏幕给破坏掉。
外国有所儿童医疗机构研究表明,在孩子3岁前,1天1小时的电视时间,在7岁时,多动症的患病率会增加10%。
孩子是陪伴成长的,如果交给所谓的“电子”保姆,自个儿是省事了,可论玩手机时的自控力,连大人都很难把控,更别说孩子不会沉迷其中。
或许,我们可以让孩子享受阅读,专注于图文,注意力也就能得到提升。开始时,你会发现他只看某一部分,然后就挣脱你的怀抱去玩耍其它了。这时你以为他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专注力不行。其实不是的,你会发现,他集中的那部分是他所熟悉的,这对他来说有熟悉感,安全感。之前我的孩子只看其中一两页,现在已经能够自己看完一本绘本。所以,在培养专注力这方面,父母要有耐心。
另外,不建议一下子堆一堆书籍或者玩具在孩子面前,控制量在2~3个就好。如此,有助于专注力的提升。另外,也可玩一些趣味游戏,如迷宫、拼图、积木、听音辩物、猜唇语、在大自然里找蚂蚁等等,都可以培养眼手脚协调能力。不需要花费太多,更多是挤出些亲子时间罢了。
英劢教育小编提醒各位父母,安静的家庭成长环境和用心的陪伴,就是孩子从小拥有良好专注力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