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我建议你同时追求的微习惯数量不要超过四个(四个可能太多了)。
2.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列好习惯后,看看你为什么想要实现它们,但别在这一步就停止。
3.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每天完成一次非具体微习惯行为。根据时间进行的微习惯行为可在下午3:00或晚上9:45等时间完成。根据行为方式进行的微习惯行为可在吃完午饭以后、开始工作之前、开车时、如厕后等时间完成。
4.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5.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6.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7.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8.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思考:现在我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挑战简书的“百日日更”活动。
第一次中断是在坚持了57天以后,当时我正参加剽悍行动营,当晚主持尖子生分享,同时需要在咕咚运动上早晚打卡。我给自己设置了晚上9:30的闹钟,正常情况下是闹钟响后,我进入咕咚软件打卡,把之前已经写好的打卡文在简书上发布一次。可是当天我趁着尖子生分享不需要我主持的当口洗头洗澡去了。闹钟响后,我湿漉漉的手摁掉了,然后急冲冲洗完澡,马上投入紧张的主持工作中,等主持完毕,全然忘记了还有简书更新和咕咚打卡这两件事。——第一次的失误在于事情太多,慌乱之中错漏了。
第二次中断是前两天,持续更新了32天。这段时间我在培训,空余时间还是较多的。这次错漏的过程是,我在简书提前摘录了《见识》的相关内容,然后复制后在更读传家的小打卡程序发表了。本想着把你标注了重点的内容全都摘录后再在简书上发表的,可是回家以后全忘了,还以为自己已经完成。——印象出现错误重叠。
所以,现在第三次开始了!为了避免再次出现之前的错漏失误,这次我每天两次检查这项工作。也就是做好第五点摘要的内容。一次是中午1点半,在我午休前检查,完成后在当日日程上打勾。另一次是晚上10:30,在睡觉前审视当天的工作,是否完成。
现在就去调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