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找到了工作,学校让我过俩月跟学校里的师弟师妹们分享下如何找到工作的,边想边写,全当为最后的分享打个草稿了。
关于找工作,有句话提在最前:这事本质上最靠的是运气,还有一点软实力和一点硬实力。所以即使你优秀绝顶,找不到好的工作也太正常了。好在人生是个长期博弈,只要有耐心,大多能等来价值回归。
找工作前,首先要确定一件事。学校与工作最大的区别就是,学校是确定的,而工作后是混沌的。在学校里,需要做什么是肯定的,做了以后的后果也是肯定的,做错的后果也是肯定的。工作后,赛道是多样化的,有的人专业技术过硬稳扎稳打能做好工作,有人擅长溜须拍马也能,还有的人纯靠运气也可以(我还真见过这种人);有的人靠新兴经济或者拆迁一夜暴富,还有的人一生勤奋但是被裁员退出舞台。希望大家对混沌世界常怀敬畏之心,不以单因素来判断自己的选择和未来。
这话太道了,我们来讲点实操性更强的东西:关于我今年是如何找到工作的,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我将从心态调整、自我定位、寻找资源、准备面试几个方面来讲一下我的找工作历程。
首先是心态的调整。我从7月中旬毕业答辩后,因为私事耽误了一个月才开始找工作。当时已经八月中下旬,春招早就结束了,秋招还没开始,而且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公司战略收缩,市面上并没有很多工作的机会,所以我找工作的开篇并不好。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我的朋友托自己的人脉给我联系了一个HR,HR约我面试,我以私事为由希望面试延后两周,然后这个HR就再也没联系我。我也被我朋友凶了一顿,要不是我的私事是人生大事(结婚),我估计她能咬死我哈哈(ಡωಡ)。试想一下,以公司的角度看,一个公司一开门每时每刻都是成本,市场的绞杀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所以对求职人的要求是迅速应答且迅速决定是否留用。以前一直听别人说企业以效益为先,效益包括效率与收益,而我的回答起码暴露了我在效率方面认识不足的弊端,起码说明我不是他们要找的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