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简书第一篇文章,标题是“孩子成绩出来了,我也抑郁了。”面对一个学渣孩子,你能做到心态平和吗?
其实考试还只是一段学习过程之后的结果,平时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呢?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句话大概是所有家长吐槽孩子学习时候的必用金句,可是生活可能就是这样的。
上班一整天,累得要死回家看见孩子扣手机、看电视、玩游戏,就是没有写作业。眼看又到睡觉的时间了,你又累有烦躁,翻起来朋友圈。
朋友圈里别人家的孩子又得了什么奖,又参加了什么比赛,再看看那个躺沙发的死孩子,忍不住又说:写不完作业今天就别睡觉!写不完作业明天不能玩手机。
终于孩子做些开始写了,但是屁股像扎了针,3分钟想喝水,5分钟找钢笔,10分钟说好累啊,不想学习。
如果只是小学期间的孩子这样还好,因为你可以帮助他建立学习习惯,可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就变得束手无策了,说什么也不听。
这时候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学渣吗?
有人说能。最近,一段北大副教授吐槽“女儿是学渣”的视频,在网上走红。
这位北大副教授,叫丁延庆。丁教授在小时候,是别人眼中的“神童”。他6岁就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本科就读北大,后进入哥大深造,获得教育学博士,现任北大博导、副教授。
而孩子妈妈,也同样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在视频中,丁教授因为给女儿辅导作业很崩溃和无奈。丁延庆还说:“不管你多么优秀,你的孩子大概率都是一个普通人,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学会接受,对谁都好。”
每个父母,都有一个“望子成龙”的心愿。或许,很多父母都无法接受孩子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是个学渣。在这种心理下,父母难免会在孩子身上各种施压,如此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僵。最终孩子没成为学霸,亲子关系也收到了伤害,得不偿失。
面对学渣孩子,一般情况下家长会选择先开导:你很聪明啊孩子,只需要在努力一点。要为你的未来负责任。
慢慢发现开导不管用,开始威胁:期末开始不前进10名,假期那也不能去。手机没收。
还不管用,就选择放弃了:不是学习的料,老子不指望他。
这可能是很多家长面对学渣孩子的三个阶段不同的表现。但每一个阶段面对差生的方式都会带来的负面的效果。后面两种不必多说,受到威胁、被放弃的孩子接收到了一种暗示:我就是不行,我就是没用,甚至自我攻击。第一种开导型的父母,看似支持孩子,但是夸孩子聪明但不够努力也是在告诉他:你成绩不行,就是你不够努力。
可是事实并不是全是这样的,有些孩子努力但缺少方法,也会影响到成绩。成长中的孩子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做到接纳才能理智地思考解决办法。
在《与青春期和解》这本书中说到了如何正确引导后进生孩子。
这本书中讲解了与青春期有关的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穿插了很多非常真实的青春期孩子的案例。为了帮助家长顺利地应对孩子的青春期,作者劳伦斯对青春期进行了创造性的划分——前青春期、青春期早期、青春期中期以及成年过渡期,把青春期的定义扩展到 25岁,并且根据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应用心理学的角度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提供切实的建议和科学的指导。可以说,想了解真正的青春期,这本书能给你答案。
本书可以帮助那些家有青春期子女的父母认识到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发现他们在这一时期的优势和危机,进而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的渡过这段时光。
书中给家长建议,面对学习成绩,家长应该先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青少年对学业成就的态度是童年经历的累积性产物。如果父母遵循以下5条基本规则,那么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学习动机是可以加强的。
*根据你对青少年能力的实际评估,提出你的要求和期望。
*不要把你的目标强加于青少年,也不要把他的抱负视为对你权威的威胁。
*对青少年的学校生涯保持兴趣,积极参加学校为家长设置的项目,但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学业。学习是青少年的工作,不是你的。
*检查你自己对教育的态度,确保你没有给青少年传达混乱的信息。
*最重要的是,要确保你的孩子知道你爱他,而不是爱他的成就。
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果孩子能够在学习上收到家长的支持而不是干涉,感受到无条件的爱而不是为了成绩才有爱,那么他会自己学会对自己负责。如果在此基础上仍然长期保持后进状态,也不要着急,可以通过四个步骤给到孩子正确的支持。
第一步,排除。心理上收到支持的孩子如何还是长期保持后进,那么就要用排除法来判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体检,带孩子检查视力、听力、心理状况等。保证身体上的状态足以应对学校的任务。
沟通,与老师保持沟通,确认在学校是否存在学习障碍。很多情况能够从老师的角度得到一些事实的反馈。
审视,审视自己的态度。是不是能够像上面的五个建议一样给到孩子支持,是不是平时太苛刻、太挑剔,或者很少跟孩子沟通。
第二步,交流。排除了身体上的原因,学校里可能遇到的状况以及家长自己的状态,这时候仍然不要指责孩子不努力,而是要倾听孩子遇到了什么问题。用关心、关注的态度问孩子“我看到最近你的成绩不是特别理想,能够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我想知道最近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我会给你提供帮主的。”然后把说话的权利交给他,多听听孩子自己的看法。
如果孩子说学习太累。那么可能在学习方法上需要得到帮助、或者某个学科学习太吃力需要辅导。
如果孩子说学习无聊。那么可能老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引发孩子兴趣,或者他害怕努力之后会失败。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多思考如何进行兴趣引导。
如果孩子说自己就是无法集中注意力。那么可能心理上遇到了需要帮助的情况。
也可能孩子会遇到同学嘲笑、老师讨厌等等状况。这就需要家长及时沟通及时排解,并且询问是否需要你的帮助。
如果孩子说你很烦。那么可以用谦虚的态度问问自己做了什么烦人的事,也给孩子机会排解抱怨。
和孩子保持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当然不要指望一次交流就马上发现问题或者触及到核心问题,但是交流中一定不指责、不抱怨,而是要关注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设置目标和奖励。后进生多数缺乏自律,自己管不住自己。这时候可以帮助他设置短期目标,通过自我激励来实现目标,进入正反馈。
有人可能会问,不是不让奖励吗?奖励在一些情况下确实不可取,但是青春期的孩子还是可以适当使用奖励,这种奖励是为了激励他实现目标,当孩子自己步入良性循环之后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物质奖励就不是必须的了。尝到进步的甜头,他自己会越做越好。
当然可能在激励过程中遇到短时间的愤怒、倒退、消沉,这都是正常的,可以专门思考这个问题并提前准备好对策。我和孩子遇到问题之后,会放下学习,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吃好吃的、喝平时不让喝的饮料,聊天打趣,精神放松,然后孩子自己就会用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学习了。
第四步、寻求帮助。如果家长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尝试仍然没有收到效果,可能孩子确实排斥学习、精神紧张,这时候你需要专业的帮主。可以找靠谱的心理医生给孩子做个心理测试,青少年心理学家因为有强大的专业知识,他们会帮助你找到存在的问题,也帮助孩子纠正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孩子们都在长大,学着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繁杂的信息,确实还不能像一个成熟的大人一样很好的去应对,也不能给现在和未来建立完整的关系。同时,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表达自我,尤其青春期可能会想要不为了取悦谁而努力。做为家长,要始终相信“相信的力量”。尽力去帮助他们,然后,只需要等待他们“醒来”。
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