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情绪并不是释放才是好的,正确的方式应该转移它,放任它,不是要书写它,并且放大它。
最近读道家的“修炼”功法,到处都是对情绪这种心理能量的抛弃,相较于现代很多所谓心理疗愈之流认为的,感受情绪恰恰是相反的。我以前也对这种心理疗愈的方法非常认可,比如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压抑情绪等,但我发现这样做的结果却让人滋生某种“情绪”享乐的惰性,越来越受到情绪情绪这匹野马的困扰,遇到不顺心的事总是抱怨和指责,偶尔还会付诸于语言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好像当下会给人舒服的感觉,可是长期这样做却是一直在消耗自己的“精、气、神”的。
道家学说讲究的是“顺其自然”,它里面讲的大概是说要顺从自然的心性,不受污浊的气息侵染,达到与天地宇宙共在的洒脱状态。
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忽视情绪对心的影响,把情趣感受转移出去。其实在禅宗的“禅定”正念里也不让我们关注自己的情绪,而只是把情绪中携带的识和知了解清楚就够了,就是看见情绪的生灭就够了。如果感受情绪,那就是陷入幻想状态了。
在精神分析里,情绪同样是不在关心的东西,它只不过是一种心理能量,是心理冲动转化的形式,情绪其实什么也没有。我们要分析的也只是情绪中携带的情感和事件了。面对分析家的情绪分析,我们也只是把它转化为话语的能指链条,如果有哪位心理咨询师要求你感受自己的情绪,那他必定陷入野蛮分析,让来访者进入一直都纠缠在拉康所说的“想象界”里,无法达到对自己的象征超越。
我们也可以想到,现在很多电影或者文艺作品往往用某种冷峻的风格描述现实,创作者在其中往往要抛弃情绪的作用,更多的是倾注于某种情感的表达,或诉诸于外部的客体,这样的作品才是有力量的。这也是让我对当下很多国产煽情的电影非常反感的原因,那些大段的苦情戏博得人们的同情,令有些人痛哭流涕,哭完之后来一段主题升华大团圆,看完之后并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拍拍屁股走人,浪费了眼泪,那些制片方人却赚的盆满钵满。
文学作品也是,其实余华的作品为什么吸引人,恰恰是他那种简短的的书写,描绘了某种残忍的生存现实。他的作品以前好像看的人不是很多,现在好像越来越多人看了,我想也是现代的人大部分不喜欢太过饱满、杂糅的情感描写了吧。这也符合当下很多人生活的哲学,存在主义的,对世界疏离的那种方式。就像爱德华·霍珀的画那样,寥寥几下就让人沉浸在这空旷、冷峻的氛围里了。
你生活中会陷入情绪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