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8号-karen晶-大作业1:
作业要求-大作业1:
可以从小作业6的5个选题当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适合的深入展开,并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字数1000-1500字。
作业如下:
上海17岁男孩跳桥事件:我要控制我自己
01
几天前,有一段名为“上海17岁男孩跳桥身亡”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视频中,一名女子将车打双闪停在高架桥车流中间。
突然,一个男孩从后座冲出车门,掩面直奔高架桥栏杆,从桥上一跃而下。
紧随其后的母亲甚至来不及抓住他的衣角,当场捶地哀号。
短短几秒钟,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没了。
据当事人称,当时正驾车载着男孩,他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其批评后跳桥。
多么令人震惊和痛心一幕!
不分场合的所谓批评教育只会打击孩子的尊严。这里应该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像网友说的:为什么要一味谴责孩子脾气大娇贵,这个当妈的肯定平时也说了不少刺激孩子的话,都是日积月累的,像个气球一样,撑不了就爆了。
02
生活也会遇到许多极品家长,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不问是非对错,袒护孩子到底。
2)不管不顾场合,一味指责孩子。
前者属于溺爱,容易扭曲孩子的价值观,此类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后者过于自我,不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很容易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双方内心出现巨大裂痕。孩子内心的伤痛也许一时半会也看不到,但一次次地伤害累积起来,最后肯定会像山洪一样爆发出来。
03
生活中,把孩子当作自己附庸的家长其实特别多。家长遇到事情,可能更多地考虑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孩子的感受。
我爸就曾经说过:“因为我是你爸爸,所以我说什么,你都只能听着。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你不听我的就是不孝。”
像这种想法和言论,其实并不少见。
孩子被看作家长的私有物,他们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也许有时孩子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家长今天心情不好,看孩子就哪里都不对,就想要打孩子出气。
在这种没有独立人格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跟父母的隔阂肯定不小。或许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极端,会想不通,以绝决的方式来对抗父母。或许孩子会平安长大,长大后,他能从自身的经历中悟出跟孩子间正确的沟通方式。也有很大可能,他变成了跟他父母一样的人,用同样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04
其实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虽然密不可分,但孩子除了是父母的孩子以外,还是一个独立的人。
这让我想起纪伯伦《先知》里的一首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05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能够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希望父母不要把自己当作孩子的主人,试图控制子女的想法、生活;而是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引路人,扶持和引导孩子过好他自己的人生。
否则,孩子自杀、弑父弑母的悲剧还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