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上周接到要讲教研课的时候,心情非常复杂!麻吉星设备没有正式用过,平常用的比较零散(只在个别环节用用),并且对于麻吉星的技术还没有研究明白!忐忑!硬着头皮集中拿出了大约半天的时间准备了第一稿!然后用自己的两个班级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磨课,没有邀请听课老师,因为各种不自信!
今天进行了第一次学校麻吉星教研课,得到了专家、汤校和老师们的点评,感悟颇多!此次磨课让自己对麻吉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第一、对抢权、挑人有了更新的认识。抢权会活跃气氛,但是抢权参与的学生大多数为学习优秀的、思维活跃的或者爱凑热闹的学生,所以对于薄弱的、不喜欢表达的学生,他们可能会选择不去抢权,所以就会出现不去思考的现象。而挑人会有不定性,所以挑人会引发学生们进行大量的思考,可能少许学生会出现蒙混过关的情况,但是挑人还是比抢权更有优势,学生参与的面会更广!所以,课堂上尽量采取多挑少抢的方式。
第二、充分利用评价的功能。如表演环节,多多运用评价,而不是投票,评价会呈现每个人打的分数以及所有人的平均分,会更加的公平。
第三、评价标准需细化。如role play 环节,我的评价标准非常粗,对学生的表演缺少详细的指导性。标准应起到引导学生明确在这个环节学会什么的作用,如课文表演,可从学生的语音语调是否标准、表情是否丰富、动作是否到位、声音是否响亮、团队是否和谐等来进行细化,引导学生明确下一步表演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第四、三评一体化---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 如小组合作活动中,除了自评和生评外,师评非常关键,务必追加!
第五、课堂提问要讲究价值性和艺术性。 多多设置深层次的、有难度的、值得探究分享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课堂提问避免采取1问1答的方式,这种方式学生参与面太少,本节课我的提问,仅仅涉及到了3名学生,所以这种方式的价值就不大,尽量先采取同桌探究或小组探究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参与进来,然后采取挑人的方式进行问答的训练。
第六、多多设置留白性的问题。如本课的How many points did Lingling's team get? How many points did Lingling get? 可引导3-4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此时教师进行板书,然后投票选出最佳的答案。
第七、高效加分、减负提效。本课的加分,尤其是小组合作后的加分,我浪费了很多时间。在加分的小功能上,有小组加分和个人加分两部分,在以前的课堂上,我习惯了个人加分,而忽视了小组加分的运用,此次讲课,让我学会了新的功能。
第八、问题语言务必要精确。本课我的意图是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Sam对Lingling说的话,但是我却只说了What did Sam say? ,因此误导了我的学生。
第九、提升自己的口语水平。现在自己的口语水平感觉已经退化到了小学生的口语层次,所以课上对于生词的发音,我都运用了希沃生词卡的机器音。王教授点评尽量不要用机器的发音,尽量老师用优美的发音展示,所以,我需要全面提升自己的口语水平了!
第十、当堂检测至关重要。每节课都设置适量的检测题,然后拿出2-3分钟,进行随堂检测,检测学生本课的学情,便于为接下来的课做教学方向的指导以及课后个性化的辅导。
边实践、边思考、边改变、边成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