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在徐家汇附近的一个咖啡吧里,约了杨金宇先生(以后还是称呼杨老师吧)谈合作的事情。
和杨老师谈了几次,按照我的理解,我搞清楚了一件事情:人在60岁以后,会出现许多衰弱的迹象,并且开始走向失能和慢病。但是这个阶段不是一个固定时间段,如果有正确的诊断和科学的康复,这个时间段是可以延长许多的。
这需要一些康复知识和康复设施,甚至是个性化的康复手段。目前在中国,研究和实践这件事情的人和机构很少。
杨老师在日本学习和工作16年,是引进日本照护学派的第一人。他在这个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研究,在中国第一个提出了“轻康复”的概念。这是一个人年龄细分阶段的健康学说。
杨老师介绍,日本长寿研究最高学术水平的日本长寿所(有100年历史了),在“还没有失能、有失能风险”的人群研究上,积累了许多康复知识和实操案例。在日本,现在也有根据照护学派的理论建立的“东京都虎之门康复中心”,在日本很受欢迎。
以上图片为日本虎之门康复系统健康中心功能布局
现在,杨老师的轻康复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机构的认可和关注。
今年,他在各地有知名度的学术会议上的演讲已经有24场,南方医科大学聘请他为客座教授并且编写课件,出版社和他签约《老年生理学基础》(40万字)的书的写作,还担任了国内几家著名的康复连锁机构的顾问。
我们讨论的,是如何将这个概念“牵出一个产业”出来。杨老师在轻康复的产业化上已经有了一条龙的资源,它包括轻康复理论、轻康复标准、人才(康复师和康复护士)、日本的样板、轻康复设备、加盟的模式、去日本的考察和游学……
我们谈得很兴奋。这不是一个理论的传播,而是一个细分领域的全新创业。欢迎有兴趣的读者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