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江苏宿迁泗阳县近日宣判了一起特大盗墓案。这些盗墓团伙人数众多,他们分工明确、手法专业且隐蔽。从2020年到2021年1月,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分多次,到古泗水国重要遗址——宿迁泗阳三庄汉墓群实施盗掘,所盗文物达1500之多。
“摸金校尉”还真是从未消失,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看的那本《中国盗墓图志》中所提到的:那些帝王将相和王公贵族们生前费尽心思为自己打造的豪华墓穴,其实在它建成之日起,就有无数双眼睛虎视耽耽了。
《中国盗墓图志》是由中国盗墓文学鼻祖——岳南,携手另外两位大神级作家商成勇和许志龙共同著作。
这是一本真实的“盗墓笔记”,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所发生的盗墓事件,真是比小说更离奇,比传说更惊险。
盗墓者分为两种,最常见的一种是民盗,这些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盗墓都是偷偷进行的;而另一种则是官盗,盗墓时明目张胆、阵势强大,曹操就是官盗中最典型的代表。
曹操曾一度将盗墓当成了一项事业,他为此还特意设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专门负责盗墓的官职。
正因为曹操太清楚陵墓被盗之后的惨状,所以他临死前特地发了缴文,公告天下,他死后一定要“薄葬”。不仅如此,生性多疑的他,还绞尽脑汁地为自己准备了72座疑冢。
至今为此,曹操真正的陵墓到底在何处,还是个谜。至于他是否真的是薄葬,那后人就无从得知了。
而另一位在碑文上声称自己是“薄葬”王就没那么幸运了。
为了避免自己死后陵墓被盗,西汉时的楚襄王刘注还真是费尽了心思,他与其妻的“同茔异穴”之墓的碑文上特地声明:自己虽为一代楚王,但墓中既无华贵的服饰,更无陪葬之的宝物。
有意思的是,盗墓者似乎并不吃楚襄王的那一套,照据史料记载,他的陵墓曾两次被盗掘。更可笑的是,这位楚王墓就算被盗了两次,到后来,考古工作者仍然从其陵墓中出土了大量玉器、陶器和各类珍宝。还真是应了那句古话——“此地无银三百两”。
《中国盗墓图志》的几位作者通过实地探访,遍查史料,以真实可靠的史料记载,去还原历史上那些不可思议的盗墓事件。
如果你也对这些事件感兴趣,不妨翻开此书,一起去探寻隐藏在历史封土中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