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济民的“求索者”

三任京官,三遭贬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他矢志不移的赤子纯心;直言诤谏,敢为孤臣,“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他垂范千古的文人气节;兼济天下,奋不顾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流芳百年的名仕精神写照。

这,就是范仲淹,闪耀于北宋时期的皎皎名臣,如一轮皓月,高悬于滚滚的历史浪涛之上,散发着亘古的清辉。

出将入相,他如何建立了丰功伟业?忧国忧民,他如何叩问己心,辗转求索,慨然负起“以天下为己任”的重担?

我带大家走近一代名臣范仲淹,看看这样一位不屈不挠的求索者,是怎样立德、立功、立言,实现自己报国利民的追求,并为后世留下熠熠生辉的精神财富。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范仲淹出生于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后生父因病而卒,母亲抱着2岁的他改嫁长山朱氏,他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

官宦子弟,历来以读书为业,以仕途为目标。朱家的经济条件优渥,在这里,范仲淹得以一心向学,在儒家典籍的重陶下,建功立业、报国济世成为他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

22岁时,范仲淹从母亲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他虽伤感,却并无怨怼,只是辞别母亲,前往应天书院,自此数年寒窗,发奋苦读。

在这段艰辛的求学生涯中,范仲淹屡陷窘境。他曾因生活拮据,而不得不“划粥断齑”;也曾因昼夜苦读,“五年未尝解衣就枕”。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养成了开阔疏朗的心性,炼就了刚毅自持的品格。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27岁的范仲淹进士及第。入仕前十年,他虽官职低微,却事事勤勉,处处尽心,表现出尽心为民、刚直不阿的可贵品质。

掌讼狱勘鞫之事时,他公正严明,绝不有所偏倚;掌盐仓、税收时,他不忘关心民生,积极修复海堰;执掌书院、任职府学时,他重教育,重人才培养,使当地读书风气越来越盛,不断有人考中进士。

纵览范仲淹入京后的仕途,可以说是命途多舛波折不断。

范仲淹刚进京为官时,宋仁宗只有18岁,垂帘听政的刘太后把持权柄,飞扬跋扈,多有悖逆礼制之举。对此,范仲淹多次在朝堂直言上疏,要求太后还政于君。

当时,像范仲淹一样敢于当面指责太后“违制”的朝臣寥寥,大多数人都以自保为先。举荐范仲淹入京的晏殊,也惊惧于他的所作所为,厉言斥责其“轻狂”。但范仲淹既没有惶恐,也没有畏缩,反而正大光明地向其坦言,自己既然“信圣人之书,师古人之行”,便应当“上诚于君,下诚于民”,虽“官小禄微”,却不能“无功而食”。此言一发,便令晏殊自感惭愧。

因为得罪了刘太后,范仲淹遭贬出京。不过,他没有因此而失意惫懒,反而在外放期间屡建新绩。他虽身处江湖之远,却不忘经常上疏朝廷,提出各种有用的建议。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去世,仁宗亲政后第一时间起复了范仲淹令他担任朝廷里负责诤谏的专职言官。

然而,亲政后的仁宗开始放纵自己,甚至一度执意要废皇后郭氏。范仲淹认为“废后之朝,未尝致福”,多次劝诫仁宗,希望他打消这个念头。但仁宗固执己见,直接颁布了废后诏令。范仲淹深感“理或当言,死无所避”,他不惧帝王威严,敢与同强权政治做斗争,与孔道辅一起,率台谏官员们在宫殿前集体请愿,要求皇帝召回诏令。

但请愿未果,官员大多给贬职,或逐出京师。

尽管再次被贬,范仲淹的心境却十分平和。赴任睦州后,他依旧从容、坦然。“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情。”他将自己的目光暂拨于湖光山色之间,寻求着内心的宁静,同时也提醒着自己,不要因身份或环境的改变而动摇心志。在此期间,他还特地拜访了东汉严子陵的故居,感念于其高风亮节,留下“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赞语。由此可见,即使被贬谪,范仲淹也不曾忘却对内心的修炼。不到两年时间,他再次被仁宗召还,回京担任国子监。

回京任职半年多时间后,范仲淹目睹朝廷诸多积弊,认为当时备受仁宗宠信的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存在诸多问题。他向仁宗进献《百官图》,将矛头直指吕夷简,批判其肆意操纵官员的升迁,培植党羽,哄骗帝王。然而,仁宗虽然喜欢范仲淹,却更加依赖吕夷简。吕夷简也借着这份信任,反诬范仲淹“越职奏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再一次将他贬谪出京。

因直言上谏,范仲淹屡遭贬斥。这一次,他终于在自己的诗歌《酬叶道卿学士见寄》中自嘲为“三黜人”了。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定着“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的纯臣之念。当好友梅尧臣送来《灵乌赋》,劝其少言慎行、保全自我时,他还是固执地回复了那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凛然之语。

人生匆匆,幸生于世。至多也是寥寥几十余年于百十个春秋中,存而在世的我们,若不敢想、敢做,勇于追求心之所望。岂不等同于白活了整个人生?故言心声灼烫,且当敢诉天下。

诚然,中华民族千年以来都传承着“谦卑”之美德,信奉谦逊礼让的儒雅之态。诸如“枪打出头鸟”、“沉默是金"此类古语比比皆是,但身处当今时代,21世纪己亥猪年,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现实中。一味的谦让与退步,只会使我们到头来一无所有。

何谓敢”《广雅》曰:“敢,勇也。

学习上,我们应当勇敢,应当无忧无惧。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千尾飞雁渡蜀山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残酷的战争中,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谦逊而表示感谢,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弱小而感到同情,所望之处皆为对手,你退怯,你害怕。

应当做的事而不敢做。我们在敢于追求理想之物时固然应当竭尽全力,不畏不惧,但同时也要遵守心中永恒的道德律。倘若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例如以作弊等可耻方式得到虚伪的成绩,那么在当你品尝胜利果实之时,是否感到这果实已变了味?

由此,真正的勇敢,永远都与欲望周旋于道德尺度之内。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生活如大河決決,如大潮滂滂,湍急的涌流中暗藏无数人生宝藏,于逆流之中,我们当如鲁迅先生说的那般奋发不止,不缀不息,积极进取,在沉默中爆发,让我等之心声告于四海,让我等之信念响彻八荒!

生命的长河浩浩汤汤,倘过飞阁流丹,倘过悭怪。

我们都应学习范仲淹的精神,家贫之不移,贪读如饥渴。他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英雄,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精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9,763评论 6 53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9,238评论 3 42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7,823评论 0 38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604评论 1 31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2,339评论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713评论 1 32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712评论 3 44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893评论 0 28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9,448评论 1 33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1,201评论 3 35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3,397评论 1 37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944评论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631评论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033评论 0 2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21评论 1 293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2,128评论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8,347评论 2 377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朱熹尊他为“天地间第一风流人物”。品赏其流传千古的词文,继而追溯他传奇的一生,最...
    清溪书苑阅读 1,179评论 10 18
  • 第一集1、开头第一集的镜头中年幼赵祯写的字,出自《孝经•天子章第二》,原文为: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
    荆建梅阅读 4,774评论 0 3
  • 《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100篇 》(上)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
    汉唐雄风阅读 11,775评论 0 13
  • 细数历朝历代,对士大夫最为优渥的,当属赵宋一代。实际上,这也是君主与士大夫共治最为融洽的时候。察有宋一代,其中当以...
    书写而已阅读 1,580评论 0 0
  • 《宋史·范仲淹传》 原 文: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
    求研闵阅读 7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