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如果活儿没干好,父亲就会狠狠的骂我:读书读哪去了!
长大去外面求学工作了,最怕的是父亲质问我:你这样做到底有没有用?
现在,我依然不好说自己是个会读书的人,或者说是个有用的人。
书有没有读好,做的事是不是有用,待时间来证明。
或者,时间兀自流逝也无法证明什么。
毕竟所以一时的有用,都将归于长久的无用。
庄子是不是个会读书的人呢?我看未必,或许人家比我还会玩泥巴、捉泥鳅。
那他是不是有用的人呢?我看也未必,但他留下的经典却能影响后世。
庄子说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比方说人所踏的地面虽然很小,但如果没有其他更大的地面的支撑,那我们将寸步难行;
人对于各种事物的了解虽然很少,但也需要仰仗所不知道的一切的大概把握之后才能够运用已知来做事和探寻未知。
庄子说无知与有知,有用与无用其实是可以把握的,不然人在天地间将不会有自信,无所适从。他还为此指明了方向。
老子也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只是人们往往只看到有,而忽略了无。
河水为什么能经受风吹日晒而长流不止,因为源头活水的不断注入,而水保持住了泥土也就安定了下来。
同样,如果说人的生命过程就是流动的,那么靠什么来注入?又靠什么来安定自己呢?
也许你觉得我说的这些都是无用的,那么,你说得对!
原文节选:
故足之于地也践,虽践,恃其所不蹍而后善博也;人之于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谓也。知大一,知大阴,知大目,知大均,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大一通之,大阴解之,大目视之,大均缘之,大方体之,大信稽之(,大定持之。
尽有天,循有照,冥有枢,始有彼。则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其知之也似不知之也,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崖,而不可以无崖。颉滑有实,古今不代,而不可以亏,则可不谓有大扬搉乎!阖不亦问是已,奚惑然为!以不惑解惑,复于不惑,是尚大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