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韵琦
在台湾当交换生的时候,学校图书馆是我最爱的地方,比起垦丁,花莲,三义,九份山城,猫村,几米绘本广场……我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学校里那五层高的图书馆。诺大的图书馆,集阅读,电影,音乐于一身。在这可以尽情地阅读原著书,还可以在小房间里看好莱坞原片电影,或者懒懒地躺在沙发上听听音乐,甚至可以到楼下喝一杯提神咖啡。而我独爱五楼左边靠窗边的一张独立桌子。似乎那是为我而设的桌子,在我泡图书馆的那段时间里,从来没见有别人来过这张桌子。
阅读会成瘾,一点也不夸张。从接触的第一本台湾繁体书开始,我就深深迷恋着这里的每一本好书。我着手做了一个阅读计划:首先,寻找个人书单。我觉得看书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因为你所看的很多内容将融入到你的思想里,成为你灵魂的一部分。而且我也不建议你到网上去搜那些一生必看的书之类的文章,因为你必须学会先花一些时间,为自己选书。从大类别开始,哲学,心理学,成功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经典,作为一个典型文科生这是我所选择的阅读方向。在一定的时间里把书架上你所选定的范围浏览个大致,这时候主要看书名。好的书名起着点睛作用,但不一定好的书名就是一本好书。有时候作者可能捉摸着读者的这种心理,冠以一个充满养分的书名,而内容贫瘠,这是不值得看的。然后还要看出版社,作者,和目录。通常大的出版社审稿要求比较高,能入选的大都比较有内涵;其次看书本勒口里的作者简介,好作者不一定有很多头衔,挑自己认为最认同的;目录好比文章的题目,如果题目都不足以吸引你,我想内容也未必是你想看的。书选好之后,要在本子上做个记录,这就是属于你的个人书单。
计划的第二步骤是,给书单里的书排时间。由于那时我的课程安排比较自由,所以我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早上六点不够起床,刷牙洗脸前,打开宿舍的小台灯,先看被排在清晨的书。清晨看书,我喜欢看鼓舞人心的,给自己的一天灌入正能量。我很认同“一日之计在于晨”的说法。大概40分钟之后,就要洗刷、吃早餐。就算早上有课,看书的时间还是可以腾出来的。如果没课,就会去图书馆,在图书馆我会看另外一本书,那是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更容易理解比较深奥的学问。一直有保持这种交叉阅读的习惯,让我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融合了更多作者的思想。同样我的生活并不会因为阅读成瘾而打乱了节奏,只有变得更加规律。晚上八点之后,都是用来读书和思考的,十二点之前,安心入睡。就这样一个月之后,我意外地发现自己出现在图书馆门前的小黑板上,“阅读之星”这四个字,对于我来说,不是一种表扬,而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肯定,一种认可。那时候只显示了我的月阅读量36,所以大家都开始跑来问我,“有什么好书推荐吗?”“原来经常不见你的时候,你在图书馆啊”。也不知道,后来我推荐的那些书,是否有人看过。
现在,我的阅读量相对比以前少了,变成大概每月10本左右,看着自己以前满满好几本的读书笔记,内心充满了感动。无笔记不读书,这是我的笔记,也是我的书,每一笔,每个繁体字,都见证了我不曾浪费的时间。至于有人说,你看这么多书,有什么用?我想我也不必多说,或者就像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以下是部分读书笔记(摘抄自书中原句,因为笔记内容较多,只能精简)
1、《塔木德经》——高更
如果一个人不充实自己他就是一具横尸走肉
心动只是开始,迈出第一步是关键
2、《山达基,生命新观点》——罗恩 ·贺伯特
山达基是一门知道如何知道的科学
身体是一个能量装置,一个无法处理能量的人便无法掌控身体
3、《自我分析》——罗恩·贺伯特
你的潜能远超出你的想象,而且高于朋友的说法
当生物体的活力,意识,感知能力只剩下三分之一时,生命会进一步地加速该生物体和周遭个体的死亡
4、《第三选择》史蒂芬·柯维
有了正确的思维模式,行为就会开始改变
领导力教育不是要我们多做一件事,而是换个更好的办法来做我们原来就在做的事
5、《梦的解析》——佛洛伊德
梦的某一成分往往就是最近某种印象的重复出现
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而达成的。
6、《随在你,放心的智慧》——吉噶·康楚仁波切
探索身体,追求智性,呼喊灵性,攀向更高远的意义和价值是幸福,是恩典,更是内心的基本需求,祈求穿越回归真我的旅程
努力调解我们对觉醒的观念以及自己的迷惑,这一份挣扎便是修行之道的起点
7、《人生智慧》——卡洛琳·谭雨
如果你不执着于某些特定的东西,你该相信事情还是会照它命定的方式发展。把精力放在能带给你整体幸福的事物上期待最好的结果
治疗以你需要的方式当你的父母,渐渐地你会发现心里的小孩正滋长成为你重要的盟友
8、《传奇笔记本的活用术》——中牟田洋子
lifehack是改变人生的一项小习惯
心情符号
9、《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
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看法,有时候是出于一种误解,在自己想象的国度里,所有事件都有我们诠释的意义
人生每一个时刻的选择都是无从比较的
10、《头脑手册》——牛顿文库
一个人的好点子好构想,傍晚至夜里最容易出现,尤以深夜最多。
认为自己头脑不好的人从现在开始努力并不迟,因为随时都可以制造突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