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高的人,太考虑到别人,自我就受限了;而情商低意味着把别人放到了一边,这时就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了。
天分或创造力,好像和人际关系能力是负相关。因为没考虑别人,那股创造力或生命力,就缺乏人性化,于是就容易显得特别,甚至是怪异。天才总是坚持在人际关系中做主体,做自己,有可能会显得情商低,也有可能会伤害到别人,被别人抵触。但因为一直在做自己,和自己的本我有链接,因此一直保持着创造力;而特别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在讨好别人时,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创造力也因此受损。
关系的品质,也就是“我与你”的部分,决定了幸福感的高低。所以,最好是同时在关系中既能做自己,又能爱别人,这两者同时做到很不容易。
对于“异端”,就需要寻求关系,而对于所谓的正常人,就需要穿越关系,去寻求那些属于自己的感受,不能迷失在人际关系的迷雾中。
昨天晚上看了那位峨眉山跳崖女生写的遗信,一位抑郁症的女孩呼吁更多人去关注抑郁症的群体,呼吁大家不要以异样的极端的眼光看他们。
信中她也有很好的朋友,可以构建关系,可是很可惜不能好好地接受自己。
善良的女孩把一切都扛在了自己身上,她写的一手好字,饱含真诚,却又极度无奈,真是痛心。
感谢心理学专栏带给大家对它的认知,之前的课程里老师有提到相关知识,也从自己的个人精力述说过。
而最近机缘巧合在喜马拉雅上听了倪海厦老师和梁冬一起做的课程有从中医角度解读抑郁症患者的身体状况,还有我的中医启蒙老师徐文兵老师,他也是自己经历过抑郁症,战胜了抑郁症,成为大家尊敬的老师,筹备厚朴学堂,让更多人受益。
而自己今年学习的无为灸艾灸课程中,对于情绪问题,首选重灸膻中穴。身边有不少案例在此艾灸过程中,被灸者痛苦的情形。
哭出来,坦然地接受自己,让善良的人们先回归到自己的本心,我想,无论是心理学还是中医疗法,只要能慢慢疗愈,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愿这个世界充满更多的爱,让关系疗愈彼此,祝福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