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蒋
闹钟响了,天已经亮了,她像往常一样起床,亲了亲儿童房里的儿子,对儿子说,你姑妈一会来接你,你乖乖呆在家,我和爸爸要去上班了。
儿子没有睡眼朦胧,而是很清醒的看着爸爸妈妈出门的背影,已经习惯的样子,其实心里多么希望他们能陪伴着他,哪怕是一个人留下来,或者只是他在玩,爸爸或者妈妈在一旁坐着,那种安全感是小小的他需要的。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没有谁不想每时每刻陪在自己的孩子身边。
她是沐萱,今年36岁了,有着一份普通的工作,一家三口幸福和睦,简单而富有生活气息,这样的生活也是很多城市人的缩影。
但是就在这几个月,她非常的苦恼,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正确最无悔的选择。面临的问题有自己的工作和孩子的教育以及家庭的经济情况等之间的矛盾。
她目前的工作也就是所在城市平均工资的水平,但是也没有其他的技能或者副业,够养活自己和稍微贴补家用吧。
家庭虽然快乐和睦,但经济情况也不是很好,没有购房和车,目前也是暂时租住在外面,家里老人这几年身体也不是很健朗,本来在城里帮着带孙子的,现在也回到老家去了。
她的儿子今年6岁,下半年就要去上小学了,一边焦急的打听着学校,一边也心急的想要好好教育孩子,因为最近愈发觉得孩子和同年龄段的孩子落差很大,不及时跟上的话,可能到小学真的会有些掉队,全班几十名学生,老师也不会单独给差生开小灶的。
面对自己孩子诸多的问题,识字量太少,也不怎么会写字,见了人不打招呼,总是爱看电视,爱玩游戏等等陋习。她希望能及时给孩子纠正过来,不想让他再继续这样下去了。
可是她要是全身心投入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中去,那么对于工作,肯定是得放一放了,她现在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已经是顾不过来了,平时上学她偶尔加会班,还要让别的孩子的父母把孩子先接回别人家,等她下班后再去接他。现在疫情期还没有完全过去,孩子都没有开学,她每次去上班后,家里就剩孩子一个人了,她走后每次都会叮嘱好孩子,然后再打电话联系同在一个小区的姑妈来接他,去他的姑妈家里呆到晚上她回来,孩子满心的不乐意,可是又有什么办法。
最怕忙忙碌碌,最后一场空,所以要找出关键事情,其他的放一放也不会凉的事。
作为一个妈妈,她把工作和孩子的教育两头都不想放,都想抓住,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哪有那么妥帖的事,什么都做的完美。
为了能够按时接送孩子,她找了一个上班时间固定,也不太会加班的工作,然而这种的工作工资也不会很高。她丈夫的工资也不是很高,如果为了孩子的教育,她全职在家的话,她丈夫的负担会更加重的,她也想分担一些,同时也想找回女性的价值感。
社会要求女人的太多,能有几个女人能找到工作家庭的平衡点。
现在孩子的问题尤为严重,她又不能辞职专心带孩子,两难的她真的不知如何选择,好像怎么选都是错的。
如果怎么选都是错的时候,那就选损失最低的那个。
最后为了现实考虑,她还是决定不辞去工作,孩子下半年上学后,自己便在学校附近找个工作,接送孩子方便,回家时间短能有时间去辅导功课,目前是这样打算的。
希望36岁的她,未来走的更好。
【本故事中名字都为化名,根据身边真实事例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