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讨课观群文阅读的分类
熊思敏/文 2018.11.22
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教育部副部长于泽元老师的讲座《1+X群文阅读:内涵、分类与策略》让我对群文阅读有了系统性的了解。
我用一个思维导图对群文阅读的分类做了以下笔记:
用此笔记,我简单分析了两节研讨课,一节是今天成都市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李海容老师执教的《科幻小说的未来》,另一节是南师大附属小学南校区宋导师上周在跟岗学校执教的《食趣》。
《科幻小说的未来》是一篇群文阅读与口语交际相结合的课。这节课含括了四篇文章,分别是《智能汽车与智能公路》、《未来市的学校》、《潜水艇》和《2055年的衣服》。这节课既属于平行类的,也属于补充类的。李老师通过教《智能汽车与智能公路》、《未来市的学校》、《潜水艇》来找出了科幻小说的两个共性特点:幻想基于现实、预见未来,最后通过猜《2055年的衣服》来补充最后一个特点:幻想促进发展。用于教授所教的这是“1+NX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食趣》是一篇群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课。这节课也含括了四篇文章,分别是《会仙桥大抄手》、《豆汁儿》、《萝卜》和《端午节的鸭蛋》。这节课是属于平行类的,宋导师先用《会仙桥大抄手》引出“食趣”这个话题,而《豆汁儿》、《萝卜》和《端午节的鸭蛋》也是紧紧围绕这个话题而展开教学的,这是他们之间的共性。但导师的策略在于用每一个故事引一个方法,层层叠入,手把手教写作,解决了学生起笔难的困难,让学生的习作开头有法可循。利用《豆汁儿》,让学生仿写“没有XX过XXX,不算到过XXX”;利用《萝卜》,让学生创写顺口溜;利用《端午节的鸭蛋》,教学生起一个点睛之笔的题目。
我也好好反思了自己刚执教过的《群文阅读与口语交际——劝说》,同样也是属于平行类。先用《寒号鸟》引“不要得过且过”的话题,通过《寒号鸟》《明日歌》和《闻鸡起舞》紧紧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教学的。利用《寒号鸟》,引学生用平衡式句型;利用《明日歌》,引学生利用名言;利用《闻鸡起舞》,引学生关注这个故事。最后用一个情景创设把三种方法收起来,巩固迁移练说。
在这些分类中,我对自己日后关于群文阅读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心得:第一,先明确课的主题目标是什么。只有确定目标,后面的策略才不会走偏;第二,在选择几篇文章时要先定位好自己群文阅读是属于哪种分类,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文章题材;第三,选取每一篇文章都要有法所得,一步一步学表达,下面才能一步一步会表达。这样的教学套路才符合今天美国传藤国际大学教授、国际儿童阅读研究资深学者李玲老师分享的讲座《国际视野能力下阅读教学与中小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提升》提到的从基础阅读到深层阅读,再到创造性阅读,这样的阅读才能突显层次性,最重要的是教给了儿童生活的能力,毕竟语文是造就儿童生活的工具性学科,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