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读《认知觉醒》之情绪力。
第三节作者观点——“游戏心态:幸福的人,总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书中介绍了现代积极心理学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恩的“自我决定理论”,一个人想要生活幸福,要满足三种天生的内在需求:
1.关系需求。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爱与尊敬。
2.能力需求。有独特的本领、技能,为他人带去独特价值。
3.自主需求。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中关键与核心是“自主需求”。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人人梦想的事,但实际的生活中,我们总是要面对很多“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情,导致人生过得灰暗无趣。
作者说,人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困难和压力把人的情绪和注意力牢牢占据了,让我们很难看到其他角度,其实任何悲观或严肃事情的背后都存有乐现或好玩的一面。
改变的方法是我们要学会“动机转移”,让自己跳出事情本身。做任何“不想做但必须做” 的事时,“在心里默念一句‘咒语’: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书中举例,“我并不是在做跑步测试,我只是在玩追逐游戏”
“我并不是在写作业,我只是在挑战自己的速度”
“我并不是在洗衣服,我只是在活动自己的手脚”
“我并不是去见领导,我只是和一个普通人聊天”。
“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在心理学上,这个方法叫作‘动机转移’。”
作者说,我们要时刻保有觉知力,一旦发现自己行事的动机为外部事物所牵引,“不想做但必须做”,就必须立刻主动想办法将其转移到内部,以拥有自主选择和掌控的能力。
怎么转移?大致分两类:我为自己而做和我为玩而做。
“为自己而做”立足于让自己变好。重心是自己的坚持不懈。
“为玩而做”其实就是换一个视角来看待事物,人生何必那么死板呢?做事就好像游戏打怪升级攒经验。重心是将重复、枯燥的事情拆分变小,小到轻松可以过关,再升级“玩”下一关,必定不会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