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谦虚的说,只要想到一个让自己觉得稍微有点特别的选题,我基本都能把它写成一篇文章。
也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多么高级的技能,如果写,大多数人都可以,难就难在最初的这步。
只要有了选题,文章不过是把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用文字的方式展示出来而已,况且,你也并不抱希望于有多少人能看、有谁能看懂。那么何妨少跟城守聊几句闲话,写一、二千字的属于自己的“道德经”呢?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很牛逼,可生万物!
对写文章来说,个人认为,选题就是这篇文章的那个“一”。你围绕这个选题搜集的各类素材,就是这个“一”在社会、科学、人文、政治、经济、历史、教育等等等等所有领域所衍化形成的具体事件。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最近大家都在说“德不配位”。这句话出自《朱子家训》,原话是: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果以此为选题,我想素材非常好收集。
比如首先,我可能分析一下,德,一个人最重要的情商特征;位,地位,相对来讲,更多的是智力方面的考量。
德不配位,地位有,德行不够。即一个人的情商不足以平衡他的欲求,大概率会出问题。再通俗点,也就是这类人大概率会是一些有能力、有学历、有地位或有财富的坏蛋。
然后你就可以发现,思路一下子宽了许多。
这样的事件从古至今都有,从王侯将相到草根P民都有,从普世到具体都有,素材搜集简直不能再容易。
比如随便就可以列举出如下几项:
- 《资治通鉴》: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 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因为智商聘用一个高层,因为情商辞退一个高层。
- 金庸《天龙八部》里扫地神僧有个著名理论:佛法增加人的慈悲,武功增长人的戾气,当慈悲不能化解戾气,人就会走火入魔。这个理论听起来是不是跟“德不配位”很像?
- 高铁霸座博士事件,典型的“小人”。
- 拼多多以“花式扰民”的方式完成用户积累,但上市第一天就成了“全民公敌”。
- 科学方面研究,近一万年内,人类大脑负责产生情商的组成没有什么改变。但近几百年,世界发展却经历跃迁式的发展剧变。这个发展只促进了人类的智力发育和欲望增长,但情商并没有相应提高,所以变得焦虑、失控和混乱。网络上公众舆论容易被操控也是这个缘故。
......
当然还有很多更合适的案例,稍微搜索一下,写出来都将会使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再分分段落,加入一些金句,基本就差不多了。
最近看“拾遗”的文章较多,这也是我平时很喜欢的公众号之一。拾遗君的惯用手法是每篇文章都会使用少则7、8,多则10几个的小段落来不断强化中心选题,抛开文字功底不说,这也正是把一件事说清、说透的好方法吗?
一生万物,万物再反过来体现这个“一”,我想选题和文章正是这样的互化关系。二者妥帖的结合,是不是就如同那副“阴阳鱼”?素材就是鱼鳞,金句就是鱼眼,转啊转的,一篇文章就圆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