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事后,很多父母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做出严厉的指责批判。孩子犯错后,若无法从最亲近的人那里得到支持和理解,就不能直面错误,甚至做出极端的反应。
很多孩子做错事不敢告诉父母,就是因为害怕被骂而选择自己承受甚至撒谎。
因此,在面对孩子犯错时,家长要有“容错心”,用平静的心态看待孩子的错误。这样,孩子才能专注于问题本身,从错误中得到经验,获得成长。
1、觉察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预计自己马上就要发火了,试着离开几分钟,让自己喘口气。稍微平复一下之后,再与孩子继续沟通。
2、与孩子建立情感的连接
不要因为急于去解决某件事,却忽略了事件中的人,先和孩子建立情感方面的纽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再去解决问题,会事半功倍。比如蹲下来,平视孩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理解。
3、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
不要急着说,而是让孩子自己说,这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避免先入为主。
4、告知孩子犯错带来的后果,让孩子意识到错误
如果孩子总是出错犯事,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不知道他这个行为带来的结果是错误的,二是没有认识到这个结果的严重性。
5、询问孩子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注意,不是大人该怎么做,而是孩子该怎么做。孩子做错事后,很多家长就只是要求他道歉,孩子可能学到的是:我做错事后,只要说了“对不起”,再被父母训斥一下,其他就没我的事了。父母一定要告诉他,必须为这件事的后果承担责任,必须要学会弥补错误,做出补救。
6、询问孩子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怎么避免。学会如何规避,才是“有效犯错”。
总之,孩子犯错后,父母善后的方式关乎孩子一生的高度。与其让孩子听话,不如听听孩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