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红色经典的概述及其时代要求
2.红色经典改编游戏的理由
3.红色经典改编游戏的具体实例
4.红色经典改编游戏的设计构想
5.红色经典改编游戏的注意事项
A红色经典的概述及其时代要求
红色经典的改编,首先要解决的必然是“何为「红色经典」”的问题。
红色经典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的80年代,人们最初用其指称文革时期的“样板戏”,后来逐步演变为:对一些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人民群众所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
对于红色经典的宣传教育,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就广受政府重视。在建国初期,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暗潮汹涌,领导人为避免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上出现错误倾向,也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征程,对文艺工作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先后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后改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为中国作家协会)等,负责新中国的文艺领导工作。
在新中国成立的30年间,涌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这些文学作品无一不在当时的年代起到了或大或小的社会影响,并对新中国的社会建设起到了颇为积极的政治作用。
但因为不久后国家进入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多被批判和禁止,并被错误的时代掩盖了其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文革结束后,这些作品被重新拾起,并对其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研究,重新赋予了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年代以来,改编、翻拍“红色经典”也逐渐成为了影视艺术生产领域的一股潮流。
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创作者(这里指的是影视改编的编剧和导演)对红色经典的偏差理解,或者是出于对市场的追逐,导致大量红色经典的改编并未取得较大的成功,甚至于是败坏了经典作品,引起了社会的反感和诸多不良影响。
如今,我国已步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红色经典的宣传工作也在步上新的征程。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特别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传达了其对中国广大青年团体的殷殷期盼。
这无疑是一个颇具方向性的政治指示。
而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引导和宣传教育,除去必要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外,更应该在社会层面营造良好氛围环境。
红色经典的宣传,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自愿承担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引导的实际义务,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发挥其应有的时代价值。
B红色经典改编游戏的理由
既然如此,那红色经典应该如何进行宣传呢?
在我看来,红色经典的游戏化改编或有可行之处。
这里我给出三点理由。
1.网络游戏的文化阵地建设亟待加强
我国的游戏产业起步较晚,和国外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十几年来,我国的游戏市场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批批游戏工作室被无情淘汰,一批批的工作室又加入战场……
当今在各种游戏平台中,相较于外国游戏而言,国产游戏仍是少数,这不得不叫我们提高警惕。
游戏产业作为一大文化输出领地,各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观念的侵蚀都是无影无形的,无论是出于政治的考量,还是出于对于市场的维护,我国理应尽快发展游戏产业。
而对于红色经典而言,其影视改编、连环画改编等都有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和成果,但无疑都是较新时代文化产品而言功能较为乏力的存在,因此,争取在游戏产业里摸索出一条新型的红色通道,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故事性、艺术性、游戏性的高度统一设计,在世界游戏文化广场中打造一支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旗帜,是相当必要的。
2.爱国主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教育效果亟待提高
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整体的教育环境在不断进步,但仍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教育资源不合理不平均的现实仍十分严峻,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水平,并在某种意义上不断拉大着城乡发展差距。
今年,在我的身边,就有相当程度的一批农村孩子并未取得考上高中的机会,他们有的已然辍学,有的已经踏上不明前景的技校,也有的已经早早成为了一名农民工,或者服务生……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这些话有些偏题,但我仍要任性地表达出我的些许观点。
在我身边的这群农村孩子,假如其能得到足够正规的教育和严格的要求,是绝不会在升学的道路上早早夭折的。
他们多是在小学乃至初中就已经沉迷游戏;多是在父母无力地眼神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也多是自小就未对学习产生兴致的。
试问,这些孩子怎么会得到了足够的价值观引导?
试问,这样的孩子还有多少?又将会有多少呢?
试问,年幼的孩子会因为背诵几条核心价值观从而得到价值观的教育吗?
无疑,至少在现在,我们做不到清楚的回答。
那游戏化改编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还是有的。
毕竟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起到成效才是关键。
而红色经典的宣传,如果只限于成为考点,列入所谓的中小学必读书目,这绝对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红色经典中所孕育的,是新中国建设时期的核心价值,这种核心价值是绝对无法做到这样的简单承继的,这里引一段话:
“红色经典”以经典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展示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同时又具有“超越而开放的人类文化品格”,渗透着人类、民族和个人生存与命运的深层关系,揭示了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历程,是推动人类走向文明的有力力量。
我认为,只要我们肯挖掘,一定会在红色经典的改编中,找出一种符合我们中国化教育的发展模式。
一本本红色经典著作,都是我们国家人民的宝贵财富。
在曾经的艰苦奋斗的年代里,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一项又一项的奇迹,这必然存在着某种深深植根于人民内心的巨大力量,而红色经典,就是传承它的一个关键。
3.网络游戏的市场前景以及社会发展需要
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86.87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478.1亿元,同比增长20.71%,保持快速增长。 2021 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2965.13亿元,比 2020 年增加了 178.26 亿元,同比增长6.40%。
庞大的游戏市场,也昭示着游戏产业的巨大潜力。
对于国家而言,游戏产业的发展无非三条路线并行,
第一条:游戏的外销,分羹国际市场
第二条:遏制青少年沉迷的同时,鼓励发展国内的游戏市场
第三条:教育游戏的设计和推广普及
毫无疑问,三条路线是缺一不可的,也毫无疑问,对于红色经典的游戏改编,是符合国家的游戏产业发展路线的。
C红色经典改编游戏的具体实例
1.由青山动画工作室全新制作,北京寰宇之星软件有限公司策划,游戏天堂电子科技(北京)公司代理的红色经典ARPG游戏-《林海雪原》在2006年1月25日上市。
2.由深圳中青宝网研发,根据小说《亮剑》改编的角色扮演类游戏《亮剑Online》于2010年3月20日公测。
3.2021年7月5日,在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和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龙岩市永定区委、区政府联合北京仟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纪念长征主题游戏《前进之路》
毫无疑问,这些游戏首先在知名度上并不足够,至少他们都并未达到笔者所预期的社会效益。
这些游戏画面较为复古,且玩法单一,无论是立意上,还是模式上,都有较大的硬伤。
对于游戏而言,这绝对是失败的。
可见,虽然市场上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红色游戏出现,但因为大都因为其宣传工作,或者是本身游戏内容、制作水平、游戏玩法等多方面存在不足,其最终效果差强人意,既没有起到该有的核心价值观引导作用,也没有达到一款优质游戏应有的质量。
但我们也不能就因此就对红色游戏的发展持悲观态度,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阶段性,这些处于萌芽状态的红色游戏未必没有发展的潜力,也未必就不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首先,红色游戏的出现,尤其是政府支持的红色游戏的发行,已经在向社会传达了政府部门对扶持红色游戏的支持与鼓励态度。
其次,这些初期的红色游戏也会为后来的红色游戏创作提供前车之鉴。
D红色经典改编游戏的设计构想
1. 剧情小说向游戏改编
这里的剧情向游戏,自然就是通过精致的画面,真实的音效,流畅的操作等等设计,来重讲”红色经典“,但这里的重讲红色经典,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我认为可以适量增加一些游戏性,下面我以一部名著作为参考,进行一款游戏的设计。
以赵树理先生的《三里湾》为例,这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小说,主线围绕着三里湾的开渠和建立合作社展开的,表现了赵对农村合作化运动的美好展望,其中对于家长里短的描写非常生动有趣,其中很多人物形象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农村发明家玉生,让人好气又好笑的小俊,常有理,聪明能干的“高级知识分子”中学生灵芝等等,整体阅读体验是很不错的,对于当时生产合作社的一些描写也很让人向往与憧憬。
这种类型的故事其实有很大的改编空间,如事件的发展走向可以设计为能够自行选择的多结局故事,并且游戏可以着重描写生产合作社时的劳动情景,以及在画面上下功夫,这里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连环画形式的画面,可以不全部采用,只在一部分cg上设计为连环画式;另外一种就是较为精美的3d风格,这种可以采用更加写实的风格来进行故事的再创作,力图将中国50年代建设时期的社会风貌进行艺术性的再现,让红色经典“红”起来。
2剧本杀式沉浸体验游戏改编
剧本杀在近些年来异常火爆,这种真人角色扮演类型的线下桌游,以“去角色化”的沉浸体验玩法吸引着一批批青年玩家。
而线上剧本杀虽有所发展,但也仅仅是“有所发展”,并未取得较大的成绩。
红色经典的故事大多都是为人所知的,这对于剧本杀来说并不是很值得改编的素材,但我构想的其实是另一种线上剧本杀形式的游戏模式。
如红岩,其中残酷阴冷的渣滓洞监狱我认为可以作为游戏取材的活动场地之一,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着渣滓洞内被捕的革命者,在设计上,通过减少语音的交流频次,采用限定的交流形式,来尽量控制剧情的发展走向和压抑的整体氛围,在玩法上,以最终逃离渣滓洞监狱为目标,玩家在长达一至两小时的游戏过程中,去亲身体验革命者们的真实感受,了解反动势力的残忍冷酷,体会胜利的来之不易,体会同志们的虔诚信仰……
3. 模拟建设游戏改编
以柳青的《创业史》为例,其实我一直在向往一款中国农业生存合作社背景的模拟经营游戏,,对于剧情的把控可以参考《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创业史》,以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为蓝图,去发展经营。
农村合作化运动在当时的年代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尽管后面的发展出现了偏差,但不可否认其时代价值,在火热的40年代建设中,无数工农群众投入其中,在并不广阔的天地里,有贫农家庭,有富农家庭,有知识分子等,通过扮演一位被党组织派下来组织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老同志,来体验,亲身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生活。
E红色经典改编游戏的注意事项
1. 尊重版权
2. 忠实原著
3. 遵守相关国家政策
4. 禁止抄袭
5. 游戏性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