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一季的《变形记》强势回归,但看完第一期就没有继续关注下去的想法,只有一种“被套路”的感觉。
最初关注《变形记》的时候,被城市主人公的飞扬跋扈所震撼,并对他们的行为嗤之以鼻,同时也对农村主人公的生活学习条件感到同情,还有些庆幸自己有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
几年过去,参加《变形记》的城市孩子有的改头换面,有的依然本性难移;农村孩子有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有的却认清差距,甚至很长时间难再适应农村生活……
当初也是十五六岁的我,目光凝聚在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差别,不可否认,当时的确被剪辑出来片子所感动,但今天看新一季的节目,同心情和眼泪却没有再泛滥。
对于这档真人秀,有教育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有的网友的却认为,这档节目是制造“网红”的渠道。
褒贬不一,评价差异如此之大,不得不让人深思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可行!
回归节目本身,对于投资方、制片方等来讲,有更多观众买账才是硬道理,不管是电视节目还是网综,只要有极高的关注度,通常意义就是“成功”的节目。
二
以亲情为主线,上演家庭悲喜剧
每期节目开篇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
如果有一天我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
如果我问你什么,你是否想到妈妈梦中的惊喜?
如果那是你一个不熟悉的家,你是会不会把善良当作路牌?
如果这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你是否让他酣睡不再彷徨?
变形计,一份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
这是不难看出其中的几个词:妈妈、家、善良……这种有温度、极赋情感的词语就让人了解到节目定位与主题。
亲情是人类最主要的情感之一,家庭是人类最主要的生活要素之一。而作为未成年人,亲情和家庭尤为重要。
参加《变形记》的城市主人公父母大多为两个状态:一是离异,二是工作繁忙没时间陪伴。农村主人公家庭大多是潦倒穷困,父母离异或在外务工,自己成为留守儿童。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缺少陪伴关爱带给孩子的心理伤害是巨大的。但节目里的套路是城市少年们因此而脾气暴躁、亲情淡漠,农村孩子却独立自主、听话懂事。
三
利用人性“善”“恶”引导观众心理走向。
农村孩子的“善”与城市孩子的“恶”形成巨大反差,这样颇有戏剧性的故事赚足了人们的眼球。
节目中的城市主人公基本都是公认的“问题儿童”,农村主人公是公认的“三好学生”。
千百年前,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历史流转至今也没有分辨出人性原本到底是善还是恶,但可以看出,人性是有善恶之分的。
新一期的农村孩子“丽姐”小小年纪可谓是“嘴狠人凶”,圈粉无数,很多观众被她的直爽火爆的性格折服。
但就我个人看法,我并不赞赏这种性格,无缘无故的脾气,随手就拿的棍子,其实也暴露小小的“丽姐”在性格上并不全都是“善”。
而城市主人公对待“丽姐”的时候也不全都是“恶”,他去学校接“丽姐”放学,给丽姐做面条,耐心安慰年幼的“丽姐”。虽然第一次到学校迟到了很久,虽然面条被嫌弃难吃,虽然“丽姐”依旧不领情,但至少在用行动表现出并不是一直犯“恶”。
四
“大团圆”式结局——“坏”孩子变好,“好”孩子更好
不管是奇装异服、浓妆艳抹的女孩子,还是打架斗殴、满嘴脏话的男孩子,在节目结束的时候一定会改过自新,成为爸爸爱妈妈疼的乖孩子。
这样的结局貌似挺完美,就像童话故事里,所有的王子和公主最后都幸福地在一起,但故事后续有的整容更甚,有的依旧不上学,有的依旧往返灯红酒绿的场所,并且反而借知名度提高而走向“网红”之路。
当然,不乏有真正改邪归正的,但至少节目不应该让城市孩子成为粉丝经济下的消费品。
农村孩子通过节目受到社会更多关注与关爱,他们的勤劳朴实唤醒人性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贫困落后的地方瞬间到高楼大厦的现代化城市,再从城市又回到从小生长的农村,对农村孩子的好处与坏处比例又有多少呢?
五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关于未成年人,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来自家庭与亲情的关爱,来自社会对教育的关注都是必不可少的。
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这样一系列的社会现象日益凸显,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节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来探讨青少年的相关问题,关注成长与教育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追求节目效果、迎合观众猎奇心理,而把问题的产生、发展、结果都套路化,那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青回音:一个信仰文字的女子。
刚刚看完新一季的《变形记》第一期,有感而发,有些片面,但还是希望能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