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辈子过得真是挺快的,岁数越大时间感觉过得越快,在人口流动这个大前提下,各式各样的人处在这个漂泊的年代,为生活为工作为了梦想去在大都市中奔波打拼。北漂是一个饱含复杂感情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名字,我就是这样的人,感觉一眨眼就在北京漂泊了15多了,酸甜苦辣甜五味杂陈,各种滋味只有漂泊的人才能体会到。
命运有些时候就是这么奇怪,我其实是个感性的人,从小喜欢画画,家里也没有钱让我去学,尤其那种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我节省点钱买宣纸,墨汁,颜料,照着书上的内容就开始画,画的还挺像样子,随便投投稿子也能得奖,但是这在父母眼里这就是另类,那个年代画画是没有出息的,在他们眼里就是不务正业。但是我就是喜欢画,随心所欲的画,感觉画画的世界里才有自己快乐,有人说画画和音乐是相通的,后来北漂时候已经多年不画了,就开始听音乐,音乐伴随着我北漂的这些年,给了精神上的安慰和陪伴,让我在这个陌生残酷竞争的社会里寻找了安慰和支持。
估计就是我的天性,不喜欢受约束,喜欢自由。拗不过现实的残酷,我就艰难的考上了一座不起眼的“211”大学,学的是当时最热门的计算机软件专业,老天就这么喜欢捉弄人,感性的人学了一门可以看做是工具学科,入学前计算机专业我真不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家里也没有钱买不起那东西,父母不是啥文化人,他们说这个专业听说毕业好找工作,后来也确实如此,那个年代物质才是第一位的。
大学中我不太喜欢计算机软件,虽然学的还不错,但是那种坐在电脑面前一坐就是一天的学业,对我这种喜欢自由的人就是有点压抑了,我是喜欢跑,喜欢自由,这可能和家乡的环境有关系,新疆的广阔土地就给人无限遐想,天高地阔,年轻人都喜欢去奔跑吧,有谁喜欢坐在那里了。这为我后来北漂埋下了伏笔。
大学毕业顺利的进入了当地的移动公司,有些时候就是这么巧,去了移动公司维护一个地州所有的移动基站,新疆的地域面积巨大,地州从东到西600公里的距离,由于基站分布的广,在移动公司的不到五年,我就是坐着公司的车在广阔的天空下到处跑,沙漠,戈壁,绿洲,山峦,本来就有一颗躁动的心,那个年代我喜欢听刀郎的歌,深情带着大西北那种无尽沧桑的歌声中,我的心也在震撼和激动,虽然那时候没有那么多感悟和经历,但是歌曲就是具有这么穿透力。人跑多了心就野了,一个机会顶住家里的坚决反对,我辞了稳定的工作,新的工作开始跑全新疆了,到处跑了一年,因为很多原因又辞了工作一口气跑到了北京,真正的开始了北漂生涯,那时背着自己最值钱一台笔记本,一个拉杆箱,手里揣着2千块钱就是我来北京的全部的家当,那是2005年,跟随着人口流动的时代的脚步,我来到一个自己几乎没有来过的大都市北京。
其实每个漂泊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否则谁会离家那个挡风遮雨的温暖的家,去到外面做居无定所的漂泊的生活了。在这个两千万人口的大都市,每个人像大海中的一条孤舟,孤独和拼搏是主旋律。每天早起晚归,上班时间像战场的节奏非常快,下班又像坐长途车旅行,无论地铁,公交,开车的时间单程至少一个半小时,来回三个小时在很多城市至少是坐省内长途车的时间了,就这样上下班的路途中我听着各种歌曲漂泊了了15年。
在大城市谋生,承受着无比巨大的压力,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物质和金钱的社会只有离开了温暖的家庭,才知道社会如此残酷,远远超过了很多人的幻想了,现实的时候才知道自由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下的,在新疆那种地广人稀向往飞翔的感觉,在城里是飞不起起来的,你需要生存,你需要工作,路途和工作的时间占据了每天的大多数部分,然后就是睡觉。算算剩余还有多少是自己自由的时间了,别说自由了,能静下心都不容易,每当自己熬夜加班等很疲惫的时候,也是听听歌曲,有些歌曲在特定的时间里真的像写给自己一样的,反复听,触景生情听得自己有时候能留下眼泪,很多歌曲都忘记名字了,像那些年歌手旭日阳刚唱红的汪峰的歌《北京北京》,多少人听出这首歌的无奈和悲凉,其实歌曲又何尝不是说自己心酸和无助的现状。城市漂泊人生地不熟,孤独和无助感时常涌起在心头,什么都得自己去奋斗和拼搏,多少人在这里跌倒爬起,爬起又跌倒,绝大多数人可能几年后会无助得离去,留下的那只是极少的成功的人,而失败者没有人会知道他们都去了哪里,这个社会就是只看成功不看失败的社会,其实无论失败和成功都是人生的宝贵经历,这谁又会理解了。
我有时候喜欢这样漂泊的环境,北漂的人大多是平等的,来到这里不需要什么家庭背景,不需要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不需要顾及那么多熟人带着世俗的眼光,这可能是北漂的根本原因吧。在很多的地方,社会那是一张巨大的吃人的网,让很多普普通通的人没有容身之地,所以离开那里,来到大都市至少有成功的可能。北漂的人理由各有不同,我在家里属于那种做什么事情父亲看不上的那种人,因为我有一个哥哥,和父亲那种做事很稳的风格一样,而我就属于另类了,做事不太稳,而眼光还算是可以的人,所以有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小喜欢自由的我就不愿意在家里,宁可去一个去陌生的地方,心里没有压力,就是那种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那类,至于以后会怎样当时是顾不了这么多了,否则憋都能憋死人。你们看不惯我,我就走,走得远远的地方,你们就管不了我了,都不难受了,那时候从移动公司那种铁饭碗工作辞职的时候义无反顾,移动公司里面做事效率低下,干不干都一样,干的越多问题越多我更加受不了,年轻就是资本,带着未来失败了也不怕的勇气辞去工作,做了一个纯粹的北漂。那时候听摇滚动力火车,唐朝乐队,黑豹乐队的歌,在来北京的前些年,没事的时候就在听,感觉迷茫的时候也在听,这些歌曲在自己受到挫折的时候能唤起激情和动力。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年轻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只有激情,这时候激情就是能支持你继续走下去的动力,而在一个冷漠的社会中,歌曲的作用就无可比拟,多年后人到中年了,在北京偶尔我也听听这些歌曲,回一下当年的感觉。
在北京坚持漂了15年多,孤独的时候其实也是想家的时候,听过很多歌曲名字想不来了,听歌不怎么听里面的歌词,就是听那种情调,偶尔跟着哼两句,最近我时不时听那首《一曲相思》,音乐有点平淡的叙述着点点滴滴,朗朗上口,描写了很多人怀念过去的一些东西,感谢这些歌曲的作者,在异乡漂泊的人最能产生共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故乡的东西在异地是没有的,多年的奋斗后有了一些经济基础,而那种思乡的情绪却逐渐加深了,当初出来北漂的时候是要离开家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年后,家乡的一草一木又在脑海中浮现了,那时候父母的唠叨现在觉得还是挺好的,在北京这么多年,有谁会关心你的一举一动,关心过你的冷暖温饱。在遇到重大的打击生病或者巨大的压力的时候,北漂的人谁没有想过家里的感觉真好,在北京结婚、安家、买房、生孩子,养育孩子,孩子上学等等问题都是自己咬牙挺着过来的,这些事情不能说也不想说,说出来就是心酸,还好这些年过来了。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是不可能回头了,孩子在这里上学,家也在这里,很多的人事业和关系都在这里,几十年没回过老家,老家经济落后,人际关系又错综复杂,在北京这种相对开放的环境下回去更不容易了,所以北漂的结果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思想鸿沟,“回不去的老家,留不下的北京”成了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而北京的户口让漂泊的人更加坐卧不宁,没有北京户口产生很多巨大的影响,比如孩子的中考和高考问题等等问题接踵而来,让人又喘不过气来。现实就这么残酷,很多东西是你可以奋斗的,而又有很多东西你奋斗都不一定能获得的。过年回老家,离开家门的那一瞬间,我不敢回头的,回头我怕留下眼泪,我知道善良的母亲一定会流泪,而我无言以对只能快速离开。听媳妇说,那时候她还在家,后来媳妇才到北京的,母亲很多时候听到我的电话或者说起我的事情,她就在流泪,担心我在外地过的这么样,一直对我不屑的父亲,电话一响就远远的听着我的电话里面说些什么。母亲身体不好,好几年后和父亲一起来了一趟北京,看我过的还行这些年我没有骗他们,(以前我电话里一直说北京挺好的,不好的事情谁敢给父母说了,)他们才放心了。北漂多年,亲情就这样系着在外漂泊人的心,古人说忠孝不能两全,现在可以说拼搏和孝顺是很难两全的,家乡是心灵的寄托,拼搏就需要漂泊,中国的地域发展的很不平衡,在经济发达的地方才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这就是外出漂泊去打工的现实原因,这种状况短时间又不可能去有什么改变。
最近又在听《还有多少个十年》这首歌,普通人一辈子其实没有多少个十年,能奋斗的年龄也就是黄金十年,最多不过15年罢了,很多人北漂的十几年,北京承载了太多人的梦想,太多人的失落,太多人的青春,太多人的喜怒哀乐,像歌曲里说的还有多少个十年让我们去经历。有时候我在想漂泊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其实是城市化的前兆,从过去分散的人口,因为经济发展等原因人口向很多中心城市慢慢的汇聚,但是这种汇聚会带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北漂是这种漂泊文化的集中体现,首都是政治中心,对这种北漂当政者热烈欢迎,因为北漂带了大量的税收,搞活了经济,人才是发展经济的中心问题,但是既得利益者又会坚决排斥北漂人获得城市相应的福利待遇。这就是发展的突出问题,北漂的人是时代的开拓者,先行者,北漂人的身上背负了太多历史留下了的问题和现实的问题,也许只有时间去见证了。
北漂是个沉重的话题,看开了就行,人其实任何时候都是在解决问题的,不是这个问题就是那个问题,只有经历了越来越多的事情,人才能慢慢释然了。最近我在听一位少数民族歌手海来阿木的《点歌的人》,少数民族的歌手唱的歌很多都是那么清澈,节奏简单,却给人很多启迪,可能他们有自己的信仰,有信仰人就有寄托,能释然的看待一切问题。
每个人在心里点一首适合自己的歌吧,特定的时间点特定的歌,有了歌声我们在任何时候就会没有烦恼,借此送给每一位朋友小小的建议。